[实用新型]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气封通气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754.5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8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槐;刘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露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9/00 | 分类号: | F02B39/00;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81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涡轮 增压 通气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上的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气封通气孔。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着涡轮增压器不断改进。
为了保证可靠的密封性,大型涡轮增压器一般采用气封的方式,即将压气机后的高压空气通过一定的管路送到涡轮端,辅助完成涡轮端的密封。对内置滑动轴承涡轮增压器,其实现方式一般是在支承体上铸出通气孔,一端连接压气机后的压缩空气,另一端连接涡轮端密封部位。
但是,这种结构限于空间不足,布置相当困难,制造工艺复杂,废品率高,且通气孔内腔清砂困难,影响了整个涡轮增压器的清洁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清洁,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气封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通气孔设置在压气机端和涡轮端之间的支承体上,从压气机端通往涡轮端,所述通气孔由钢管构成,所述钢管埋设在支承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是将经压气机压缩后的压缩空气通过通气孔引入涡轮端,因此作为连通用的通气孔就相当重要。直接在支承体是铸出通气孔的话,不仅工艺复杂,清砂困难,而且容易出现废品。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气孔是由钢管构成的,只要将已成型的符合要求的钢管预埋入支承体主体内,工艺就会相当简单,而且基本不存在清砂问题,也不会出现废品,也保证了整个涡轮增压器的清洁。
作为优选,在于所述通气孔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所述钢管一端连通压气机端,另一端连通涡轮端。
所述钢管一端连通压气机端,另一端连通涡轮端,由于两端面都成圆形,通气孔的左右对称分布,也即是两个通气孔面对面分布在圆上。
作为优选,所述钢管呈长方形管状。
这里采用的钢管呈长方形管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其他形状,比如圆形等,只要可以达到通气的效果及便于布置即好。
作为优选,所述钢管沿着支承体的内部结构呈“S”状。
这里所述的“S”状只是在一点程度上相似,有弯曲,并不是非常准确的“S”形,即成一定的曲线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孔是由钢管预埋构成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洁,制造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附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支承体1上。在支承体1内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通气孔2,所述通气孔2由钢管21构成,即将钢管21埋设在支承体1内,钢管21形成的孔即成了通气孔2。所述钢管5一端连通压气机端,另一端连通涡轮端。
所述钢管21埋设在支承体1内,随着支承体1的内部结构基本呈“S”状,同时所述钢管21为长方形(参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露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露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7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试验柜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器的旋转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