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及其专用挤出模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4712.1 | 申请日: | 2007-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廖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赤峰 |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12;B32B37/12 |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乾康 |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布料 复合 及其 专用 挤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等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塑料膜与纺织布、化纤布、纸皮革、人造革和无纺布等复合得到的复合片材。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制造上述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专用的挤出模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其中主要指塑料与布料通过热熔胶等粘性材料粘合)一般采用在塑料和布料之间刷上粘性涂层进行粘合。一方面由于塑料难以渗透融合,导致粘性涂层与塑料之间的粘合力较差,特别是采用再生塑料为原料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最终会使复合片材的质量下降。另一方面,采用刷涂层的方式一般操作比较麻烦、工作效率差,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各复合层之间粘合力更好的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复合片材专用的挤出模头。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包括塑料层和布料层,塑料层和布料层之间采用粘合层粘合,塑料层和粘合层相互渗透融合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的专用挤出模头,它包括塑料挤出通道和粘合剂挤出通道,塑料挤出通道的出口朝向和粘合剂挤出通道的出口朝向相互交叉。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中塑料与粘合剂层相互渗透融合,两者的粘合力大大加强,从而解决了此类产品中普遍难以解决的塑料层与粘合剂层难以达到较好的粘合度的问题。在加工上述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时还采用了专用的挤出模头,该模头的双挤出通道,而且两通道出口朝向相互交叉的结构使分别从一个通道中挤出的熔融状态粘合剂和熔融状态塑料能够进行直接复合,使高温熔融状态的塑料层和粘合层能够相互渗透融合,将该熔融状态的粘合剂和塑料构成的层面与布料压合后直接可得到成品复合片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可以采用机械设备直接完成,工作效率极高,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模头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各附图中:1、挤出模头,2、塑料熔液挤出通道,3、粘合剂熔液挤出通道,8、塑料层,9、布料层,10、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包括塑料层8和布料层9,塑料层8和布料层9之间采用粘合层10粘合,塑料层8和粘合层10相互渗透融合一体,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层10一般采用热溶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造上述塑料与布料的复合片材的挤出模头包括塑料挤出通道2和粘合剂挤出通道3,塑料挤出通道2的出口朝向和粘合剂挤出通道3的出口朝向相互交叉,即塑料挤出通道2出口和粘合剂挤出通道3出口直接于外部两者出口处交汇。传统的挤出模头1一般都是为挤出塑料而配备,而且只有一个挤出通道,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中,双通道的设置使塑料和粘合剂可以在两通道出口处直接进行复合,在复合的同时由于两者的状态都是温度较高的熔融状态,分子活动比较剧烈,因此塑料层和粘合剂层非常容易进行渗透熔合,使两层面的粘合力大大增强,即使采用再生塑料也不会影响粘合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赤峰,未经廖赤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燃气体防爆装置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随风叶片转角式风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