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4547.X | 申请日: | 200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0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张垂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华 |
| 主分类号: | F16K24/00 | 分类号: | F16K24/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71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体 装袋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属于气体包装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装袋是在塑料薄膜片上设置若干个凸起的气囊泡,借助气囊泡的吸振缓冲作用,来防止物品在运输途中出现破裂或损坏现象。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气囊泡的吸振缓冲作用的能力有限,对于较大的振动或冲击负荷就无法达到吸振缓冲的目的,容易造成物品的破裂或损坏。面对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吸振缓冲作用效果更好的包装袋,即气体包装袋。
如附图1、2、3所示,现有的气体包装袋包括若干个由热封线5′分割成的气室6′,以及带有一进气口7′的进气道8′,该进气道8′有气路与各气室6′相连通;该气体包装袋的袋体是由上膜9′、下膜10′以及设置在上膜9′、下膜10′之间的气阀组成,其中气阀包括数个间隔排列且设置在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之间的耐热印刷3′,且各耐热印刷3′分别位于进气道8′与气室6′相连通的各对应气路上。
如图1、2所示,当气体由气体包装袋的进气口7′充入,气体会沿着进气道8′经耐热印刷3′、下气阀膜2′之间进入各气室6′。由于耐热印刷3′位于进气道8′与气室6′相连通的各对应气路上,因此可防止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黏附在一起,使气体能快速由各气路灌入各气室6′。
如图1、3所示,当气室6′充气完成,结束进气操作,气室6′内部的高压气体将推压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偏向上膜9′一侧,并使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紧密贴压于上膜9′上,将各气室6′的气路封闭,从而形成气密,防止气室6′内的气体逃逸。
当气体包装袋完成充气操作,各气室6′内充满气体而膨胀成型。膨胀成型的气体包装袋所围成的空间形成一容纳空间,可收容欲收容物。收容物受到气室6′的保护可避免在运输途中因振动或冲击而出现破裂或损坏现象。
如图1所示,在耐热印刷3′的上端还设置有热封点4′,且该热封点4′位于进气道8′上。若热封点4′不设置,则气体包装袋无法进行充气。但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部分热封点4′的横向加工位置经常出现偏差,热封点4′会被加工在偏离耐热印刷3′的部位,从而导致热封点4′所在处的上膜9′、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下膜10′之间完全黏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充气的速度,甚至会导致部分气室6′不能充气,从而使整个气体包装袋报废,最终导致气体包装袋生产效率的降低、生产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热封点的横向加工位置又不会偏离耐热印刷的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包括数个间隔排列且设置在上气阀膜、下气阀膜之间的耐热印刷,所述各耐热印刷的上端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整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气阀膜、下气阀膜的厚度为30微米~35微米。
所述上气阀膜、下气阀膜选用PE塑料薄膜或塑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将各耐热印刷的上端部分相互连接形成一整体后,就不会出现热封点的横向加工位置偏离耐热印刷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气体包装袋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气体包装袋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的气体包装袋在未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体包装袋在充气时,单一气室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气体包装袋充气结束时,单一气室的上气阀膜、下气阀膜贴压于上膜上而封闭气路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气体包装袋的气阀,包括数个间隔排列且设置在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之间的耐热印刷3,各耐热印刷3的上端部分4相互连接形成一整体。其中,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的厚度为30微米~35微米。上气阀膜1、下气阀膜2选用PE塑料薄膜或塑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华,未经吴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5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新型花型的超白压花玻璃
- 下一篇:一种呕吐物接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