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节能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4502.2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0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伊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兵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节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电脑节能插座。
背景技术
电脑主机关闭后,与之相连的电脑显示器、音箱等其它设备就没有必要继续开机,但绝大多数使用者在关闭电脑后,没有养成关闭其它电脑设备的习惯,使它们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严重浪费了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电脑节能插座的技术方案,在电脑主机关闭后,插座内的控制电路装置能自动切断电源,达到节能目的。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包括插座,其特征在于插座内配合设置电路控制装置,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包括降压稳压装置、继电器执行装置、逻辑控制装置、光电隔离装置,所述的降压稳压装置输入端与外接电源连接,输出端与继电器执行装置连接,继电器执行装置与逻辑控制装置连接并控制输出,逻辑控制装置与光电隔离装置连接,光电隔离装置与通讯接口连接。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包括手动按键装置,手动按键装置与逻辑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装置与逻辑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压稳压装置中外接交流电经电阻R1、电容C1及桥式整流器D1~D4降压整流后,由电容C2进行滤波,经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D5及电阻R2、电阻R3和稳压芯片U1对整流后的电压进行稳压。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执行装置中继电器K1连接降压稳压装置中经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D5及电阻R2、电阻R3稳压后输出的电压,继电器K1与三极管Q2、电阻R4、发光二极管D6连接,并控制供电线路的输出。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装置中逻辑控制集成块U2与光电隔离装置输出端连接,逻辑控制集成块U2输出端与继电器执行装置连接。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隔离装置中光耦U4输入端连接通讯接口,输出端经电阻R15及电阻R13、电容C7及电阻R14经放大器U3、电阻R12连接电容C5,经电容C6滤波,经电阻R11及电容C5连接逻辑控制装置。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按键装置中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3、电阻R7与手控开关S1连接,并分别通过电容C4、电阻R10、二极管D8和电容C3、电阻R9、二极管D9和电阻R8、二极管D7与逻辑控制集成块U2的三个引脚连接。
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装置中的三个引脚分别通过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与无线接收装置连接。
上述电脑节能插座,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在插座内的控制电路装置通过与电脑主板连接的通讯接口输入的信号,感应到电压从有到无的过程,然后自动切断电源,使得与插座连接的电脑显示器、音箱等其它设备自动关闭,不需要拔出各个插头,延长了插头的使用寿命,节能环保,有效降低了能耗,适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2为与图1对应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降压稳压装置、2-继电器执行装置、3-逻辑控制装置、4-光电隔离装置、5-通讯接口、6-手动按键装置、7-无线接收装置、7a-无线发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的电脑节能插座包括插座,插座内配合设置电路控制装置,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包括降压稳压装置1、继电器执行装置2、逻辑控制装置3、光电隔离装置4,所述的降压稳压装置1输入端与外接电源(220V交流电)连接,输出端与继电器执行装置2连接,继电器执行装置2与逻辑控制装置3连接并控制输出,逻辑控制装置3与光电隔离装置4连接,光电隔离装置4与通讯接口5连接。通讯接口5可采用USB接口,也可采用其它接口方式。
所述的电路控制装置还可设置手动按键装置6,手动按键装置6与逻辑控制装置3连接,可手动控制插座的通电或断电。
所述的逻辑控制装置3还可以连接无线接收装置7,无线接收装置7与无线发射装置7a(如遥控器)配合使用,可遥控实现插座的通电或断电,使用方便。根据需要,该电脑节能插座可制成各种规格型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兵,未经伊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