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4475.9 | 申请日: | 200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8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秀一;陈栩华;沈勇国;严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47/04 | 分类号: | D05B47/04;D05B69/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6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中夹线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是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中具有一个用于夹持缝线的夹线器,通过它可调节缝纫机在缝制过程中缝线的张紧力。夹线器包括呈筒状的杆体和套在杆体上的上夹盘、下夹盘、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夹盘与下夹盘紧贴在一起。杆体内设有芯杆,芯杆的内端顶于上述的上夹盘上,芯杆的外端伸出杆体且位于上夹盘和下夹盘的下部。
缝线穿过上述的上夹盘与下夹盘之间,调整弹簧的弹性张力,相应的就可调整缝线与上夹盘、下夹盘之间的磨擦力,也就是说调整了缝线的张紧力。通常,现有的夹线器是通过一个电磁铁来控制其松线或紧线的,也就是说电磁铁的铁芯与芯杆相连接,通过电磁铁控制芯杆的移动来完成紧线或松线。
松线器完全是靠其上的弹簧将缝线夹紧的,而松线时又完全是依靠电磁铁来实现的。可以看出,使用一段时间弹簧的弹力可能会减弱,相应的使得缝线不能达到相应的张紧力,因此它的使用稳定性较差。而且调节弹簧的张力是完全手动操作,实际使用过程中甚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得松线器工作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的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设置于夹线器的侧部,夹线器连接在缝纫机的壳体上,夹线器包括呈筒状的杆体和套在杆体上的上夹盘、下夹盘、弹簧,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夹盘与下夹盘紧贴在一起,所述的杆体内设有芯杆,芯杆的内端顶于上述的上夹盘上,芯杆的外端伸出杆体且位于上夹盘和下夹盘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本控制装置包括固连在壳体内且与杆体平行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上连接有可沿其上下滑动的推动件,推动件与上述的上夹盘接触且可将上夹盘紧压于下夹盘上,所述的推动件通过连杆机构一与动力装置一相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还连接有一根可转动的转轴,转轴上固连有拔动件,拔动件与上述的芯杆外端接触,所述的拔动件通过连杆机构二与动力装置二相连接。
通过本控制装置就可控制夹线器对缝线的张紧力或是将缝线松出。
本控制装置中,动力装置一动作时,通过连杆机构一可带动推动件沿着导向杆移动,推动件一移动后就可紧压在上夹盘上并使上夹盘与下夹盘紧紧的贴合在一起,这样缝线与上夹盘及下夹盘之间的磨擦力较大,因此就达到了将缝线张紧的目的。
需要将缝线松出时,动力装置二动作,通过连杆机构二可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后可使固连在其上的拔动件摆动,拔动件摆动后就可推动芯杆移动,芯杆移动后可顶压上夹盘上移,使得上夹盘与下夹盘分离。显然,缝线没有被夹在上夹盘与下夹盘之间,这样就达到了将缝线松出的目的。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连杆机构一包括与动力装置一相连接的连杆一、设置在壳体内且可转动的转轴一、与推动件连接的连杆二,转轴一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拔杆一和拔杆二,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在拔杆一上,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在拔杆二上。
动力装置一动作时带动连杆一移动,连杆一移动过程中带动拔杆一摆动,拔杆一摆动带动转轴一转动一定角度,拔杆二随着转轴一摆动过程中就可带动连杆二上下移动。由于连杆二是与推动件连接在一起的,最终就可带动推动件移动。也就是说,通过动力装置一控制推动件移动,从而完成自动紧线。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具有导向孔,在导向孔处设有夹线杆,夹线杆的外端伸于壳体外部其内端位于壳体内且与上述的拔杆二接触。
按动夹线杆下移,夹线杆就可顶压拔杆二使其摆动,拔杆二摆动可带动连杆二移动,这样也可带动推动件移动。也就是说,通过操作者手按夹线杆带动推动件移动,从而完成手动紧线。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连杆机构二包括与动力装置二相连接的连杆三和固连在转轴上的拔杆三,连杆三的另一端与拔杆三相铰接。
动力装置二动作过程中可带动连杆三移动,连杆三移动带动拔杆三摆动,拔杆三摆动带动转轴转动一定角度,最终使得固连在转轴上的拔动件摆动。拔动件摆动后就可顶压芯杆,使得芯杆顶压上夹盘并将上夹盘与下夹盘分离。从而达到自动松线的目的。
在上述的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的缝纫机的壳体上设有松线杆,松线杆与壳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松线杆的内端位于壳体内部且与拔动件的位置相对应,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松线杆的外端伸出壳体。
按动松线杆,松线杆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后其内端顶压拔动件,并使拔动件摆动。拔动件摆动后就可顶压芯杆,使得芯杆将顶压上夹盘并将上夹盘与下夹盘分离。从而达到手动松线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44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