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沉管灌注桩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3675.2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8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沉管灌注桩。
【背景技术】
混凝土沉管灌注桩与其它方式相比,由于造价低,施工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采用的都是φ377~φ500的圆形截面沉管灌注桩。
圆形截面沉管灌注桩的周长与面积比值为4.0/d,该比值偏小,要达到一定的承载力要求,就需要灌注较多量的混凝土,成本相对较高。一定面积上的承载力相对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凝土沉管灌注桩,能够提高承载力,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分别为α1、α2、α3。
作为优选,α1=α2=α3。
作为优选,还包括三个角桩,所述角桩为弧形,三个角桩的弧形角度分别为β1、β2、β3,桩体的三个角分别插入三个角桩的弧形开口内。
作为优选,α1+β1=360°,α2+β2=360°,α3+β3=360°,所述桩体的顶点与角桩的圆心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形的边长为500mm,弧形的直径为7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圆形截面的桩体改进为三角形桩体,并在三角形桩体的角部再设置弧形的角桩。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桩体与圆截面桩体,周长与截面积的比值,圆形为4.0/d,三角形为5.1/d,相比增加28.6%。对于三角形的边长为500mm,弧形的直径为76mm的桩而言,有效折算周长与面积的比值为5.5/d,相比增加38%。对于桩侧承载力占70%以上的磨擦桩而言,单桩承载力可提高20%以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沉管灌注桩的承载力,并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沉管灌注桩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φ426mm圆形截面混凝土沉管灌注桩的单柱竖向静载试验曲线图;
图3为△500mm三角形截面混凝土沉管灌注桩的单柱竖向静载试验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三角形的三个角的角度分别为α1、α2、α3。作为优选,α1=α2=α3。还包括三个角桩(2),所述角桩(2)为弧形,三个角桩(2)的弧形角度分别为β1、β2、β3,桩体(1)的三个角分别插入三个角桩(2)的弧形开口内。α1+β1=360°,α2+β2=360°,α3+β3=360°,所述桩体(1)的顶点与角桩(2)的圆心重合。所述三角形的边长为500mm,弧形的直径为76mm。
施工过程为: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形状的桩体,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度分别为α1、α2、α3,在桩体内灌注混凝土后沉降,最后拔出桩体形成混凝土桩。
截面设计:桩身考虑施工时桩不易引起偏移和各向刚度的均衡性等,截面采用正三角形。桩尖按原圆截面依三角形相应调整为三角形截面,并满足冲切构造等要求。
竖向承截力设计:
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桩侧阻力标准值与其它截面没有多大区别,参照下式计算:Qsk=u∑qsikLi,式中qsik表示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Li表示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u表示桩身周长。
总极限端阻力垂直向标准值参照下式计算:Qpk=cosγ∫sPids,假设竖向土体变形达△○到时,土体阻力达到qpk,当桩的竖向变形△○时,而斜面上的变形仅为△○Sinγ,由于土体为“弹塑体”,当竖向变形继续增大时,Pi随之增大,实用上为计算方便,考虑当△Slinγ增大使斜向变形达到△○时,斜面上Pi均达到qpk,则Qpk=cosγ∫sqids=cosγ∫qpkds=qpk·AP。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比标准值:Quk=u∑qsikLi+qpk·AP。
截面刚度:竖向荷载传递及水平力作用下均与截面的惯性矩有关,故三角形截面与相同面积的圆截面惯性矩进行对比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3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式LED吸顶灯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LED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