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缝机上弯针滑块润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449.2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85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孙要武;李文兵;陈军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71/00 | 分类号: | D05B7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8000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缝机上弯针滑块 润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零部件,特别是包缝机上弯针滑块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包缝机上弯针滑块润滑机构如图1、图2所示,滑杆1竖向贯穿滑块2,为保证滑杆1相对滑块2上下高速运动,两者的接触面需要润滑油润滑。原润滑机构是在滑块2处制有两个通孔,油线3穿入通孔与滑杆1外壁碰触,油线3另一端穿出滑块2与供油源接触。上述机构存在以下缺点:1、滑杆1通过油线3供油,滑杆1外壁表面油量较多,穿出滑块2上端面的滑杆1上部随着高速移动而向外甩油,润滑油会甩到上弯针或物料上,出现漏油现象;2、通过滑块内的油线3给滑杆1润滑,由于滑杆1润滑面积大,所需油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供油少、无甩油漏油的包缝机上弯针滑块润滑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滑杆竖向贯穿滑块并可相对滑块上下滑动,滑杆杆身制有轴向容置油线的盲腔,杆身横向制有通孔,通孔与盲腔连通。
通孔上行程位于滑块上表面以下。通过轴销与滑杆底端连接的曲柄上方装有油线,油线与曲柄上侧面触碰;油线内嵌装钢丝,油线的另一端固装于机壳。通孔基本上处于滑杆的中部位置;盲腔的深度为杆长的3/4至4/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滑杆的通孔对滑块进行供油,滑块再供油给滑杆外壁,滑杆外壁的润滑油极小,不会出现甩油漏油现象;该机构结构简单,滑块内壁面积小,耗油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包缝机上弯针滑块润滑机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至图4,滑杆1竖向活动贯穿圆柱体滑块2,并可相对滑块2上下滑动;滑杆1杆身底部轴向制有盲腔1.2,盲腔1.2内装有油线4。盲腔1.2的深度为杆长的3/4至4/5;油线4为吸油性能良好的线状物,比如由棉线、海绵等制成。滑杆1杆身中部横向制有通孔1.1,通孔1.1与盲腔1.2连通,通孔1.1两端与滑块2内壁相通。曲柄5通过轴销8与滑杆1底端轴连,曲柄5上方设有油线6。油线6内装钢丝7,可增加油线6的弹性,油线6的一端与机壳连接,连接处位于供油源;另一端与上下摆动的曲柄5上侧面触碰。通孔1.1的最大上行程底于滑块2上表面,即当滑杆1到达上死点时,通孔1.1仍位于滑块2内,不露出滑块2上端面,防止通孔1.1暴露在外而甩油。
工作原理:曲柄5上下摆动,当曲柄6向上摆时与油线6触碰,润滑油流入曲柄5;随着曲柄5的摆动,润滑油被甩向轴销8;滑杆1上下移动,轴销8上的润滑油沿油线4向上渗透,并从通孔1.1流向滑块2内壁,滑块2再向滑杆1供油。采用滑杆1为滑块2提供润滑油,滑块2的润滑面积较小,所需油量少,滑块2内壁油量充足,润滑效果好;另外,通孔1.1始终不穿出滑块2的上表面,滑杆1表面油量较少,不会出现甩油漏油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石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杆的步进锁定装置
- 下一篇:光学玻璃和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