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粪池污水的利用设施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446.9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E03F3/02;E03F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粪池 污水 利用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利用设施,尤其是涉及一种化粪池污水的利用设施。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居民人口迅速增加,如何解决化粪池里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头疼的事情,目前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是化粪池的污水直接排放到铺设在城市地下的下水道管中,再由下水道排放到江河、湖泊或海洋中,这样不但污染了这些水域,而且还浪费了很好的有机肥料。现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72787.9,公开日为2006年12月13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布的一种化粪池污水再利用装置中披露了将化粪池的污水经沉淀净化后,依靠管道输送,直接用于浇灌蔬菜、草坪、鲜花和树木。此装置可以使化粪池中的污水得到再利用,不但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一举两得,但其没有提及输送管道的具体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一种化粪池污水的利用设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粪池污水的利用设施,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化粪池、抽水管道和输送管道,所述的抽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所述的抽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的化粪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抽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输送管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道下方设置有渗漏管道,所述的渗漏管道与所述的输送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的渗漏管道设置有多个渗水孔。
所述的输送管道的终端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水泵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的输送管道由至少两根以上的输送管组成,所述的输送管之间通过窨井相互连通。
所述的渗漏管道由至少一根以上的渗漏管组成,所述的渗漏管的一端与所述的输送管连通,所述的渗漏管的另一端与窨井相通。
所述的化粪池设置有隔离板。
所述的化粪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提供了一种施工方便、建造成本低的化粪池污水的利用设施。
输送管道有纵横交错的输送管组成,可以对大面积的农田或绿化带进行灌溉。在输送管道下面设置有渗漏管道,所述的渗漏管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能使有机水缓缓地渗入到泥土里,而不会出水太多成涝,影响花木的生长,也充分高效率地利用了有机水。
抽水管道和水泵的设置是化粪池里的有机水抽到输送管道网输到农田或者城市的绿化带里去,避免杂物堵塞出水孔。
输送管道的远端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水泵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在启动水泵后,化粪池中的有机水抽到输送管道里,随着水泵工作的时间增加,输送管道里有机水会满起来,最后有机水会碰到设置在输送管道远端的传感器,传感器会传出信号关闭水泵的控制开关,水泵停止工作,避免输送管道中的排水口出水太快,造成浪费。这时渗漏管道里的水会慢慢地渗向农田,充分高效率地利用了有机水。
输送管道由至少两根以上的输送管组成,输送管之间通过窨井相互连通,可以定期清理输送管中的杂物,避免日久积淀导致输送管道的堵塞。
隔离板的作用是在化粪池中起到分压的作用。
过滤网的设置,可以对化粪池中的固体杂物进行过滤,使抽水管道不会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与渗漏管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管道和渗漏管道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化粪池污水的利用设施,包括设置在地面下的化粪池1、抽水管道2和输送管道,化粪池设置有隔离板3,化粪池的出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4,抽水管道2上设置有水泵5,抽水管道2的一端与化粪池1的出水口连通,抽水管道2的另一端与输送管道6连通,输送管道6下方设置有渗漏管道8,渗漏管道8与输送管道6相互连通,输送管道6由多根的输送管组成,输送管之间通过窨井7相互连通,渗漏管道8由多根的渗漏管组成,渗漏管的一端与输送管连通,渗漏管的另一端与窨井相通,渗漏管道8设置有多个渗水孔9,输送管道6的远端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水泵5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宁波市镇海捷登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