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挠性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440.1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2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关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关水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D03D51/00;F16H37/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2046浙江省绍兴县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挠性剑杆 织机 送经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机传动部件,尤其与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挠性剑杆织机的送径传动机构采用完全开式传动方式,蜗轮传动副工作环境差,此外,传动件采用悬臂结构,传动刚度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环境好,传动平稳,使用寿命长的挠性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挠性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包括曲柄凸轮机构,棘轮传动机构,棘轮调节机构,调整手轮,蜗轮,蜗杆,传动齿轮,径轴齿轮,径轴,传动轴,送经蜗轮箱,送经齿轮箱及中间齿轮,蜗轮及蜗杆设于送经蜗轮箱内,蜗轮及传动齿轮皆设于传动轴上,传动轴二端分别由送经蜗轮箱及送经齿轮箱的箱壁活动支承,传动齿轮设于送经齿轮箱内,中间齿轮设于传动齿轮与径轴齿轮之间,径轴齿轮设于径轴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设计了送经蜗轮箱及送经齿轮箱,将原先的开式传动改为封闭式油浴传动,润滑情况明显改善,优化了传动副的工作环境,提高了传动副乃至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二)是由于送径蜗轮箱内的蜗轮蜗杆均由两端支承,改变以前的悬臂式支承方式,增加了刚性使传动趋于平稳;(三)是由于织机的开口运动经常导致径轴的经纱张力不断变化,通过设计送径齿轮箱及中间齿轮,提高了送径齿轮的刚度支撑,使其内的传动齿轮啮合情况得到改善,保证齿轮啮合良好;(四)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织造厚型织物时优点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挠性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挠性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的A-A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挠性剑杆织机送经传动机构,包括曲柄凸轮机构1,棘轮传动机构2,棘轮调节机构3,调整手轮4,蜗轮5,蜗杆6,传动齿轮7,径轴齿轮8,径轴9,传动轴10,送经蜗轮箱11,送经齿轮箱12及中间齿轮13,蜗轮5及蜗杆6设于送经蜗轮箱11内,蜗轮5及传动齿轮7皆设于传动轴10上,传动轴10二端分别由送经蜗轮箱11及送经齿轮箱12的箱壁活动支承,传动齿轮7设于送经齿轮箱12内,中间齿轮13设于传动齿轮7与径轴齿轮8之间,径轴齿轮8设于径轴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关水,未经朱关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机棘轮式棘爪移动装置
- 下一篇:户内电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