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翻斗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436.5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0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浪 |
主分类号: | B62D51/04 | 分类号: | B62D5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2121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翻斗车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斗车。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翻斗车一般采用动力装置右置、后轮转向,前桥驱动的传动机构,动力装置采用液压缸、电机等;该驱动方式结构复杂、装配和维修不方便、制造成本高。
如专利号为:200520095248.7,专利名称为:整体直接驱动式翻斗车传动机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它包括柴油发动机、变速箱、差速器、半轴、车轮、驱动轴管、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内的前端是差速器,差速器与半轴连接,半轴与车轮连接,变速箱的箱体与驱动轴管连接,半轴在驱动轴管内,驱动轴管与车轮毂连接。存在的缺点:1、操作、维修比较麻烦;2、重量很重、成本较高。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翻斗车的操作和维修麻烦、重量重、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轻巧、容易维修、重量轻、降低成本的新型翻斗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翻斗车,包括拖斗、拖斗底盘、扶手、车轮和动力装置,所述的拖斗底盘位于车轮轴上,所述的拖斗底盘的后部与扶手固定连接,所述拖斗地板的前部与拖斗前部铰接,所述的翻斗车还包括传动箱、安装在传动箱内的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皮带轮的轴,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的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第二皮带与第四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皮带与大张紧轮配合,所述的大张紧轮安装在第一张紧板上,所述的第一张紧板的一端与传动箱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张紧板的另一端与第一拉绳配合,所述第一拉绳与把手联动;所述第三皮带与小张紧轮配合,所述小张紧轮安装在第二张紧板上,所述的第二张紧板的一端与传动箱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张紧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拉绳配合,所述的第二拉绳与手柄联动;第四皮带轮的轴连接蜗杆蜗轮机构,所述的蜗杆蜗轮机构的蜗轮与车轮轴联接,所述的车轮轴的两端连接车轮;
进一步,所述的小张紧轮有两个,分别布置在第三皮带轮的左右两侧。
再进一步,所述的第三皮带轮上方设有第一上带轮、下方设有第一下带轮,所述的第四皮带轮的下方设有第二上带轮、下方设有第二下带轮,所述的第一上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上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带轮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二下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皮带为平带,所述的第三皮带为V带。所述的动力装置为汽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引擎输出轴通过方键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通过方键带动皮带轮轴旋转,皮带轮轴通过方键带动第三皮带轮旋转。
当把手和方向控制手柄均未离合即均未被压紧时,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之间的2根皮带(V带和平带)都是松弛的;当把手离合即被压紧时,大张紧轮压紧V带,第三皮带轮下部的带轮通过V带带动第四皮带轮下部的带轮旋转,从而带动蜗杆、蜗轮、车轮轴旋转,实现整机前行;当松开把手,向后扳动方向控制手柄(中间一个手柄)时,小张紧轮压紧平带,第三皮带轮上部的带轮通过平带带动皮带轮第四上部的带轮旋转,也能够带动蜗杆、蜗轮、车轮轴旋转,实现整机后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操作简单轻巧、容易维修;2、重量轻、降低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翻斗车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翻斗车的爆炸图。
图4是大张紧轮与V带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是小张紧轮与平带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是传动箱的截面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浪,未经周振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密封球阀
- 下一篇:改良的发光型热电效应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