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保险防盗门安全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2278.3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0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陆颂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颂荫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 防盗门 安全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门锁,具体讲是一种具有轴向旋式弹子锁头的用于防盗门的多保险防盗门安全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日用品,随着人们对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门锁的安全防盗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防盗门锁的结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门锁结构,市场上与门锁配套的钥匙的种类也很多,如直插式、十字式、S形、轴向圆筒形,等等。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一种安全门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50649.X公开的具有旋式弹子锁头的安全门锁,它包括盖板和壳体,还具有相反方向旋转联接控制的导向板,该导向板联接大锁舌、小锁舌的启闭锁装置,盖板和壳体上均设有轴向旋式弹子孔的弹子锁头,两个弹子锁头均与导向板联接。这样的结构存在着以下缺点:该锁具只采用了大锁舌、小锁舌两个保险,保险系数低,客观上还是存在其钥匙被仿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险系数高、配套钥匙换开率低的具有轴向旋式弹子锁头的多保险防盗门安全门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险防盗门安全门锁,包括相配装的面板、壳体、具有旋式轴向弹子孔的弹子锁头,壳体与面板固定。该多保险防盗门安全门锁装在防盗门的内固定板与外固定板之间,它包括主锁舌机构、自动锁舌机构、保险旋轴机构;所述的具有旋式轴向弹子孔的弹子锁头有两个,即内弹子锁头和外弹子锁头,分别穿过内固定板和外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凸轮定位件上;凸轮定位件固定在壳体上,凸轮可转动连接在凸轮定位件上,并旋转联接控制所述的主锁舌机构和自动锁舌机构;保险旋轴机构固定在所述的内固定板上。
所述的主锁舌机构,包括锁舌运动板、装有保险定位柱的锁舌连接板、上下导向柱、运动推板、导向定位柱、导向定位销、扭簧、主锁舌、上保险连接板、下保险连接板;其中,上下导向柱固定在壳体上,并分别与锁舌运动板上的导向孔I间隙配合连接,扭簧套在下导向柱上,其两端分别与壳体和锁舌运动板接触,锁舌运动板具有与保险定位柱相配的缺口,锁舌运动板经保险定位柱与锁舌连接板连接;锁舌连接板中部设有导向定位销,该导向定位销与上下保险连接板上的导向孔II间隙配合连接;主锁舌固定在锁舌连接板上;运动推板通过导向定位柱与锁舌连接板可滑动式连接。
所述的保险旋轴机构固定在所述的内固定板上,指保险旋轴机构包括保险锁舌、保险锁舌连接件、摆臂凸轮、旋钮、旋轴。其中,旋轴的一端穿过内固定板与旋钮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摆臂凸轮上,保险锁舌和保险锁舌连接件固定连接,保险锁舌连接件上设有一个与摆臂凸轮的摆臂外形相似的凹槽。
所述的自动锁舌机构,包括钥匙启开摆臂、把手启开摆臂、把手旋转块、把手方栓、固定挡板、活动板、导杆、弹簧I、弹簧II、垫片、自动锁舌。其中,固定挡板固定在壳体上,导杆的一端有突起,导杆依次穿过垫片、弹簧I、活动板、锁匙启开摆臂、固定挡板、弹簧II,与自动锁舌固定连接;把手旋转块联接控制把手启开摆臂,把手启开摆臂固定在锁匙启开摆臂上,把手方栓与把手旋转块紧配合连接,把手旋转块和钥匙启开摆臂可转动式连接。
所述的具有旋式轴向弹子孔的内外弹子锁头中,均设有9个弹子孔及相对应个数的弹子。
采用这样结构的防盗门的安全门锁,由于锁具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且具有多重保险锁舌,因此本实用新型多保险防盗门安全门锁的保险系数高、配套钥匙换开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舌连接板部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旋式轴向弹子孔的弹子锁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子锁头的弹子分布展开图。
其中,1、旋钮;2、旋轴;3、内弹子锁头;4、内固定板;5、内把手;6、把手方栓;7、面板;8、外固定板;9、保险锁舌;10、外弹子锁头;11、主锁舌;12、外把手;13、自动锁舌;14、壳体;15、保险锁舌连接件;16、摆臂凸轮;17、凹槽;18、上保险连接板;19、凸轮;20、运动推板;21、导向孔III;;22、导向定位柱;23、导向定位销;24、导向孔II;25、下保险连接板;26、弹簧II;27、固定挡板;28、钥匙启开摆臂;29、活动板;30、弹簧I;31、垫片;32、突起;33、导杆;34、把手旋转块;35、把手启开摆臂;36、扭簧;37、下导向柱;38、导向孔I;39、缺口;40、保险定位柱;41、锁舌连接板;42、锁舌运动板;43、上导向柱;44、锁孔;45、凸轮定位块;46、拉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颂荫,未经陆颂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2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