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箱画面的拉紧固定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1903.2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6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波 |
| 主分类号: | G09F13/04 | 分类号: | G09F13/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莉华 |
| 地址: | 315100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箱 画面 拉紧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箱中的重要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拉紧固定画面使用的灯箱画面的拉紧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灯箱广告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而调换频率越来越高,为节约成本,需多次重复利用原有的灯箱而仅对灯箱的画面进行更新、调换,就急需有能快速拆卸、调换画面,并能拉紧、绷平画面的固定机构。
专利号CN94243894.9“灯箱画面绷紧装置”提供的是用固定螺母及凸梢固定在外框上,调节螺钉与固定螺母紧接,由定位件定位,定位件与绷紧卡头相接,绷紧卡头内通过轴销穿住面料,面料从绷紧卡头的开口处引出压在凸梢上,面料的边缘还需加工,因用螺钉、螺母连接进行调节,所以还需用工具才能使用。
专利号CN200420044285.0“一种组合灯箱”中也提供了一种广告布根据使用者需要可以随时更换的装置,它是将有内螺纹的码仔扣连接在螺杆上,并且拉布器的两个定位板卡在码仔扣的槽中,和拉布器长度相等的圆棒放置在灯箱边框上的拉布器中,广告布四周加工有复层套在圆棒外,旋紧螺杆将广告布绷紧后从托架的底端拉出,需在灯箱的四角处安装拉布器,需将各圆棒从拉布器中取出后才能调换画布,占用有效空间大,结构较复杂,需用工具才能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灯箱画面的拉紧固定结构,结构简单、零件少,直接利用灯箱边框增设嵌槽,不占用有效空间,安装、拆卸画面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灯箱画面的拉紧固定结构,由连接在边框上的固定部分和拉紧部分所组成,所述的固定部分为在框体上设置的嵌槽,所述的拉紧部分为嵌槽两侧壁上的条状凸起与嵌入的弹性压条配合所组成,所述条状凸起的截面为锯齿形,所述嵌槽左侧壁上有上顺齿,右侧壁上有下顺齿,并左、右两侧壁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拉紧固定结构是直接利用在灯箱边框的型材中增设嵌槽,并在嵌槽中再嵌入弹性压条构成。结构简单、零件少、易加工,充分利用了灯箱边框,但又不占用其的有效空间,仅在嵌槽的两侧壁上加工出正、反相对应的上、下顺齿,并画面四周只要留出足够的空白即可,无需其它加工,减少了工序,同时弹性压紧管可间隔嵌放,根据需要进行疏密调节,材料省、制造成本低。拆卸、调换画面时,只要打开盖板,将画面的固定部分的尾端依次向外拉,拆卸、调换方便、快捷,不需工具,也不损伤边框,使边框能常期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侧边)。
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一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边框由四侧的框体4或4′和盖板5或5′铰接或用螺钉连接成一体组成,框体中间有嵌槽2或2′。
嵌槽2或2′的两侧壁上有相对应的条状凸起,条状凸起的截面为锯齿形,并左侧壁上的锯齿为上顺齿22或22′,右侧壁上的锯齿为下顺齿21或21′,即锯齿形状相同,方向相反,并左、右两侧壁平行。
弹性压条为弹性压紧管3其截面为圆管形,外周边上有增加摩擦并和圆管中心平行的细条状凸起,弹性压紧管3为长度在60~80毫米的圆管段,如图1、图2所示。
使用时,先在画面1四周的空白处,间隔300~400毫米处依次放上弹性压紧管3,然后用力将画面1和弹性压紧管3一起压入框体4上的嵌槽2内固定,在压入画面的同时,将画面的四周边用力向外拉,可使画面1绷得更紧,若灯箱面积较大,可适当缩短放置弹性压紧管3的距离,即增加弹性压紧管的数量,以保证画面绷得很紧不松弛。
若要拆卸、调换画面1时,只需打开盖板5,将画面1四周固定部分的尾端依次向外拉即可。
这时因上顺齿22的方向是向上的,在外力和弹性压紧管3的作用下,顺着上顺齿22的向上方向就可将画面1从尾端顺利拉出调换、使用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波,未经刘俊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