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毒烘干器的烘干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11818.6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伍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淑玲 |
主分类号: | F26B3/02 | 分类号: | F26B3/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10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毒 烘干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消毒烘干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毒烘干器的烘干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现阶段,奶瓶消毒器会利用加热后进行高温蒸汽来做一些消毒工作,该产品发展后期,制造者会鉴于奶瓶消毒器内部蒸汽温度若降低后,产生温湿环境,极容易造成细菌滋长,因此在卫生安全方面加以改造。
一个名为蒸汽消毒烘干底座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专利号为CN00206552.5,公开了一种用于烘干消毒的结构,底座上设一沸水盘,沸水盘底部设有一加热管,沸水盘下方内侧设有一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沸水盘上方,该出口端设有一止回机构,其可避免消毒时蒸汽渗入底座内部,且清洗时水亦不会渗入底座内,当底座上放置消毒锅时,止回机构会感受到一压掣力量,使整体自动启动蒸汽烘干流程时,经送风通道将热风送入具有自动烘干的效果,可将原先蒸汽消毒后所形成的温湿环境烘干,以确保细菌不再滋长。该结构虽然具备通风系统,但内部通风不均匀,内部空气流通复杂,同时由于结构上的问题,造成了烘干死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通风不畅,烘干消毒效率低,容易造成烘干死角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风畅通,烘干消毒效率较高,降低烘干死角的消毒烘干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在所述底座一侧端设有中控回路,底座的环壁设有一个环形风道。中控回路控制消毒本体的运行时间和方式,风道提高通风的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风道一端连接风扇马达和加热丝组,并且枢接风道盖板。
作为优选,烘干本体呈中空圆筒状,烘干本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进风口。
作为优选,环形风道内设置有若干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与进风口切向成一个夹角,导风板转动设置。更好的消除烘干死角,使内部物品的每个部位都充分受消毒蒸气通过,导风板与进风口切向成一个夹角的范围可在5°-45°。
作为优选,烘干本体上部设置有一个上盖,上盖设置有若干道段差面,在该段差面上等距设置若干出风口。段差面可成螺旋状,弧状等其他形状。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通风畅通,烘干消毒效率较高,降低烘干死角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在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中控回路17,控制整体消毒烘干器的电气功能,在底座1的环壁上设置一个环形风道14,该环形风道14一端连接有风扇马达11和加热丝组12,同时枢接一个风道盖板13,风道盖板14依靠重力闭合,以避免消毒时蒸汽逆流进入电热丝组12及风扇马达11;另一端对应环设底座以等距离的方式设有进风口15。此外,在各进风口15内侧的环形风道14上设有导风板16,同时每一块导风板16的开闭角度为20°(如图1和2所示)。
烘干本体2整体呈中空圆桶状,底部可容纳进风口送入的烘干空气。上部设置有一个盖20,上盖20顶端以圆形等分方式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通过呈螺旋弧状的段差面21分隔,在段差面21上设有出风口22(如图3所示)。
使用时,中控回路17启动风扇马达11导入外部空气,外部空气经过电热丝组12加热、并靠风扇马达11风力推开风道盖板13后,进入环形风道14,同时经由导风板16形成切向进风,再经过进风口15进入烘干本体2。环形切向进风延伸向上对应盖20上的出风口22,便可形成涡旋式对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淑玲,未经伍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柜门板
- 下一篇:燃气热水器的水气联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