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镜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1534.7 | 申请日: | 2007-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灵华 |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兆文 |
| 地址: | 3175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镜,特别是一种油镜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很多的工具和机器当中,保证有油的工作环境是其能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有油真空泵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这里,为使使用者能够方便观察,准确地把握机器中的油含量,一般都会设置一与工作油腔连通的油镜。现有的油镜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一镜体1′,镜体前端通过一密封交圈2′设置一透明观察片3′,镜体的后端设置有相对镜体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导油孔11′,在安装时,镜体后端连接机器的工作油腔,使导油孔11′与工作油腔保持连通,同时必须保证其中的一个导油孔111′位于最底部。使用时,因油镜和机器工作油腔的液面高度保持一致,使用者可以直观地进行观察,但经过多年的使用发现,在机器工作油腔中的油量还比较多的情况下,油镜中的油面高度会与其保持同步,但当机器工作油腔中油量降低到油镜底部的导油孔下部位置时,因油自身的粘度比较大,导致其表面张力大,其会在导油孔的下半部形成一油膜4′,阻挡油镜中的油5′流回机器工作油腔,并从这个时候开始,油镜中的油的液面高度便不和工作油腔保持一致,即形成一虚油位,这种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经常会因此导致没及时加油而使机器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镜的改良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油镜存在的虚油位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也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镜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镜体,镜体前端通过一密封交圈设置一透明观察片,镜体的后端设置有相对镜体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导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孔的镜体侧边设置一下油孔。
上述镜体侧边设置下油孔的导油孔有一个、两个、多个或全部。
在油镜安装时,使带有下油孔的导油孔位于最底部,当机器工作油腔中油量降低到油镜底部的导油孔下部位置时,虽然此时该导油孔的下部会形成一油膜,阻挡油镜中的油流回机器工作油腔,但因下油孔的存在,油会利用其自重直接从下油孔流回机器的工作油腔,从而使油镜中的油的液面高度始终与机器工作油腔保持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油镜的虚油位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观察。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也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油镜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3所示,一种油镜的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一镜体1,镜体1前端通过一密封交圈2设置一透明观察片3,镜体1的后端设置有相对镜体1中心呈辐射状分布的多个导油孔11,其中的一个导油孔111的镜体侧边设置一下油孔112。
在油镜安装时,使带有下油孔112的导油孔111位于最底部,当机器工作油腔中油量降低到油镜底部的导油孔111下部位置时,虽然此时该导油孔111的下部会形成一油膜4,阻挡油镜中的油流回机器工作油腔,但因下油孔112的存在,油会利用其自重直接从下油孔112流回机器的工作油腔,从而使油镜中的油的液面高度始终与机器工作油腔保持一致,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油镜的虚油位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观察。
在这里,为便于快速安装定位,在镜体侧边设置下油孔的导油孔也可以是两个、多个或全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也不会增加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灵华,未经王灵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厢式软篷车
- 下一篇:大容量贝利控制系统电源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