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处理的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501.2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祥;孙营军;陈英旭;郝永俊;石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固体废物 高温 水解 处理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处理的实验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固体废物产量日益增多。全国有机固体废物的总量达到了40亿吨以上,其中粗有机质占到12.27亿吨,资源化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有机固体废物成分复杂,且传统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不高,效率低下,产品附加值小,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问题,最终导致了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应用受到限制。
高温水解处理是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其具有资源化效率高、无害化效果好等优点,可有效解决以上提及的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高温水解处理有机固体废物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分析高温水解处理前后有机固体废物成份变化,摸索最佳工艺条件,提供一套适合于在实验室开展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的小试装置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设合于实验室操作的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处理的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处理的实验装置包括螺旋进料机构、水解罐、喷放罐及蒸汽发生器四部分;螺旋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筒和设置在进料筒中的由电机带动旋转的螺杆;水解罐包括筒体,筒体顶部的进料管道经进料阀与螺旋进料机构进料筒的出料口相连,筒体顶部的封盖上设有安全阀、蒸汽泄放阀、温度计和压力表,筒内有轴向安装的蒸汽管道,蒸汽管道的顶部开孔,蒸汽管道外套有套管,套管的顶端封口,套管的中下部开孔,套管的底端不封口开放,蒸汽管道下端与筒体底部的蒸汽入口管道相连,蒸汽入口管道经第一蒸汽控制阀与蒸汽发生器出气口相连,筒体底部的出料管道经出料阀与喷放罐侧部的切向物料喷头相连;喷放罐的外部设有夹套,夹套上有进气孔,该进气孔管道一方面与水解罐的蒸汽泄放阀相连,另一方面经第二蒸汽控制阀与蒸汽发生器出气口相连,夹套底部设有冷凝液排出管,喷放罐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喷放罐内设有锚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的转轴与喷放罐轴线重合并与电机轴相连,喷放罐顶部设有与气体采样器和排风机连通的废气出口管道。
由于有机固体废物中部分物料为浆料,进料较困难;或是含有大型颗粒状固体对高温水解装置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使螺旋进料机构中的螺杆的螺距为15~25mm,进料筒为倒锥形。
为了避免物料尤其是浆状物料粘附在喷放罐壁,可在锚式搅拌器上设置刮板,避免粘壁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喷放罐中物料喷头的喷放孔径可以改变膨化效果,为方便更换不同孔径的物料喷头,可在喷放罐的罐壁上位于物料喷头一侧设置操作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对喷放罐排出的气体及物料成分的测试分析,可以对各种不同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处理的工艺条件进行探讨,为探索有机固体废物高温水解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该装置利用螺旋进料机构的机械力作用,可以顺利进料,通过调整螺杆螺距及剪切作用可有效控制物料的粒径。采用在蒸汽管道顶部开孔,以及在蒸汽管道外设置套管,可以有效防止物料堵塞蒸汽入孔。喷放罐外设置夹套,夹套与蒸汽发生器及水解罐上的蒸汽泄放阀相连,通过输入蒸汽给物料保温与加热,可以通过保温时间控制产物的最终含水率,同时还能使水解罐内的废蒸汽得到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蒸汽管道示意图;
图3为喷放罐的物料喷头以及操作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