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转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1140.1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74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傅家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 | 分类号: | B60R1/07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4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汽车后视镜转向器底座2内的马达与外界电源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以下具体结构:所述底座2上的三个固定柱16上连接有三个插片191、192、193;所述插片191的一端与马达41的马达引脚201焊接,其另一端接外部电源;所述插片192的一端同时与马达41的马达引脚202和马达42的马达引脚203焊接,插片192的另一端接外部电源;所述插片193的一端与马达42的马达引脚204焊接。根据这种结构,所述马达41、42与外部电源正负极的连接方式只有两种:①当马达引脚201接电源正极时,马达引脚202、203只能接电源负极,马达引脚204只能接正极;②当马达引脚201接电源负极时,马达引脚202、203就只能接电源正极,马达引脚204只能接负极。由于马达41、42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只有两种,因此马达41、42正转或反转而带动活动环3的运行方向也只有两种;而且由于三个插片191、192、193都是直接焊在马达引脚201、202、203、204上,因此其运行方向不可随意调节,如果要改变运行方向,就必须拆开转向器重新进行焊接,如将马达引脚201和203焊接在同一个插片上,或将马达引脚201和204焊接在同一个插片上,或将马达引脚202与204焊接在同一个插片上。在汽车装配后视镜的时候,由于装配人员必须要根据不同车型对后视镜转向器的运行方向进行选择和调整,从而确定一种适合该车型的后视镜转向器,因此现有技术汽车后视镜转向器运行方向的局限性使后视镜的装配工作变得比较复杂、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拆开转向器进行重新焊接而能简单、方便地任意选择一种运行方向的汽车后视镜转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汽车后视镜转向器:它包括底座和两个马达;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块印刷电路板,所述两个马达上的马达引脚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铜箔走线分别与印刷电路板上的插针一一对应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印刷电路板上的插针可以通过导线引接到外部电源,通过对四根插针的有规律的搭配即将其中任意两根插针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汽车装配者在装配后视镜时,无需拆开转向器进行重新焊接就能简单、方便地任意选择一种后视镜的运行方向以满足不同车型对后视镜运行方向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器去掉底盖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器的具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转向器去掉底盖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底盖,2、底座,3、活动环,41、42、马达,5、铜套,6、马达上盖,7、太阳弹片,8、连接环,91、齿轮箱下盖,92、行星齿轮,93、中心齿杆,94、齿轮箱上盖,10、齿轮,11、齿条,12、固定孔,13、中央支撑板,14、固定件,15、防尘套,16、固定柱,17、球头,191、192、193、插片,201、202、203、204、马达引脚,21、印刷电路板,221、222、223、224、插针,a、b、c、d、铜箔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器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转向器也包括这种具体结构,即包括设有底盖1的底座2和活动环3;所述底座2内设有两个马达41、42,所述马达41、42上用铜套5连接有一个马达上盖6,所述马达41、42通过太阳弹片7和连接环8使其转轴与两个完全一致且独立的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由齿轮箱下盖91、行星齿轮92、中心齿杆93和齿轮箱上盖94组成,所述减速箱为行星齿轮传动方式;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齿条11相啮合;所述齿条11上的球头17与活动环3上的固定孔12对应连接;所述活动环3通过中央支撑板13活动安装在底座2的固定件14上,所述活动环3与固定件14的连接点为活动环3转动的支点,所述中央支撑板13可转动地连接在活动环3的上;所述活动环3与底盖1设有防尘套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1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