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活动铅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944.X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和付 |
主分类号: | B43K21/08 | 分类号: | B43K2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38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活动 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化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螺旋活动铅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动铅笔种类繁多,一般都采用揿按式,内部配设弹簧,铅芯用开花夹头定位,压下弹簧时开花夹头松开、铅芯下落,松开后弹簧复位,开花夹头将铅芯固定,产品结构复杂,涉及的零部件比较多,使用中最后余留有较长一截铅芯不能利用,只能废弃,而且这种结构主要适用于细铅芯,对于粗铅芯基本仍只能采用木杆结构,使用时需切削,费时、费力,最后很长一截铅芯也无法使用,不仅浪费木材资源,还污染环境,特别是废弃不能使用的铅芯含有铅的成分,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粗铅芯的双螺旋活动铅笔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包括配合连接的笔头、笔杆和内置的铅芯,其特征在于笔头中心与螺旋芯杆一端固定连接,铅芯穿接在螺旋芯杆内,铅芯后端配合设置带凸钉的顶针,凸钉伸出螺旋芯杆并与笔杆内壁设置的螺旋槽螺旋滑动配合。
所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螺旋芯杆与笔杆内壁配合设置的螺旋槽螺旋方向相反。
所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笔杆内配合设置一螺旋套以替代笔杆内壁设置的螺旋槽。
所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顶针的横端面与铅芯后端面触接配合。
所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其特征在于顶针的横端面与铅芯后端面触接配合。
上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设计构思新颖、结构简单合理,本技术方案拓宽了活动铅笔的应用领域,可完全替代粗铅芯木杆铅笔,节约木材资源,而且采用双螺旋的铅芯推移模式,铅芯能得到充分利用,使用简单、方便,能减少铅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旋芯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顶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铅芯、2-笔头、3-笔杆、4-螺旋槽、5-螺旋芯杆、6-凸钉、7-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双螺旋活动铅笔,笔头2与笔杆3卡接转动配合,内置的铅芯1贯穿笔头2、笔杆3,笔杆3可采用透明材料制作。笔头2中心与螺旋芯杆5一端通过橡胶环固定连接,橡皮环与笔杆3、螺旋芯杆5紧配连接,螺旋芯杆5与笔杆3转动配合。铅芯1穿接在螺旋芯杆5内,铅芯1前端可穿过定位的橡胶环、笔头2,出芯使用。铅芯1后端配合设置带凸钉6的顶针7,顶针7的横端面与铅芯1后端面触接配合,凸钉6与螺旋芯杆5螺旋滑动配合,并伸出螺旋芯杆5与笔杆3内壁设置的螺旋槽4螺旋滑动配合,也可以在笔杆3内配合设置一螺旋套以替代笔杆3内壁设置的螺旋槽4,螺旋芯杆5与螺旋芯杆5螺旋方向相反,。
上述的双螺旋活动铅笔也可以在笔杆3尾部配合设置橡皮擦以方便使用。
旋转笔头2时,螺旋芯杆5随旋转笔头2一起旋转,与笔杆3转动配合。在旋转过程中凸钉6同时在螺旋芯杆5、螺旋芯杆5内螺旋滑动,向前滑动时顶针7推动与其横端面触接配合的铅芯1使活动铅笔出芯,向后滑动时铅芯1脱离顶针7的触压,利用外力可将铅芯1退回笔头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和付,未经李和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9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