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定量的蒸煮筐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110838.1 | 申请日: | 2007-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23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建国 |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 地址: | 314100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蒸煮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专用于蒸煮食物用的筐,属于食物的蒸煮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食物蒸煮的用具多为一种用栅格底盘构成的筐体,将其放置在蒸煮锅内,锅体下用火或蒸汽加热筐体内的食物,从而达到蒸煮食物的目的。这种传统的蒸煮食物方法包括用来蒸煮粽子,由于食物在蒸煮时会因为自重压力等原因,使筐体的底盘受到变形,从而也会给食物带来变形等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筐体内的食物数量在每次蒸煮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数量的不同或食物品种的不同,将会给蒸煮的时间控制带来不方便,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未熟、或过熟、或变形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定量进行食物蒸煮,以及分类蒸煮食物,提高食物蒸熟质量的可定量的蒸煮筐。它至少包括有一个底筐,所述的底筐上配置有至少二个小筐。
所述的底筐为圆盘筐,周边沿又围边框,该底筐上配置有等分面积的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至少三个扇形小筐。
所述的底筐和小筐各自采用不锈钢条拼接成格栅状底面构成。
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多个小筐与底筐配合使用,不仅能增加蒸煮筐的使用强度,而且由于小筐为等同大小的容器,可以定量和定规格装入物品,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强度大,能够定量、定物品规格进行蒸煮,可以进行恒定食物的蒸煮,定量、定时、定规格,减少人力,节约能源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小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有一个底筐1,所述的底筐1上配置有至少二个小筐2,图1中配置有五个小筐2。
所述的底筐1为圆盘筐,周边沿又围边框3,为小筐2放置于底筐1上作定位置用,该底筐的底面采用不锈钢条拼接成格栅状,从而可以使蒸汽进入底筐1内。所述的底筐上配置有等分面积的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至少三个扇形小筐,见附图2所示。
图1中配置有等同大小的五个扇形小筐2,其底面同样采用不锈钢条4拼接成格栅状,从而可以使蒸汽直接进入小筐2内,对放置于小筐2的食物进行加热蒸煮。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的底筐1的底面和小筐2的底面所形成的格栅状相互成错开式,即小筐2的底面架设在底筐1的底面上,增加装入食物蒸煮时的蒸煮筐的装物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个小筐间均留有空隙,在蒸煮过程中能使蒸气水充分进入,食物受热均匀,避免食物夹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小筐可以恒定食物数量,在后续生产时不用重复计数,避免了生产过程中工人与食物的再次接触,保障食品的卫生;所述的几层由筐组成的大筐在蒸煮过程形成了一个承重架,分散了压力,使食物保持了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建国,未经邵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