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革污水高温中和功能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0147.1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2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蒋加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加顺 |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40;C02F1/66;C02F10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404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革 污水 高温 中和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革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能回收余热、回收油脂的制革污水高温中和功能炉。
背景技术
以往,制革生产时,产生的废液中主要污染物有工业盐、各种染色原料、铵、碱、钠、铬等各类化学原料混合的浑浊液体,直接排放到江河中,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污染。对于转鼓中产生的制革污水现在采取分流导管的办法分类处理,需要经过高温中和反应才能处理好制革污水,达到排放标准。过去只是把污水集中到一个大型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才处理,成本大,处理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制革污水高温中和功能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制革污水高温中和功能炉,其特征是包括炉体(1)、炉盖(2)、加热器(3)、进水管(4)与出水管(6),炉盖(2)与炉体(1)活动配合,进水管(4)从炉体(1)底部伸进与其密封连接且在炉体(1)内多道弯曲后与炉体(1)上隔板密封连接又与上方空间连通;炉体(1)上部隔板有凹部且连接一斜板,在炉体(1)上隔板凹部安装有加热器(3),炉体(1)隔板上的斜板低处有开口与炉体(1)下部空间连通,出水管(6)与炉体(1)的底部密封连接也与炉体(1)下部空间连通,出水管(6)安装在进水管(4)的下面紧挨着。
所说的加热器(3)是个长方体形状,包括底座(3-1)、上组块(3-2)、电热管(3-3)、保温层(3-4),上组块(3-2)上两块与底座(3-1)有螺钉(3-5)紧固连接,电热管(3-3)安装在底座(3-1)与上组块(3-2)组成的圆孔内,在电热管(3-3)的外圆周面上包裹一层由石棉制作的保温层(3-4)。
所说的进水管(4)安装有阀门(5),出水管(6)上也安装有阀门(7)。
所说的进水管(4)与出水管(6)的纵向截面是长方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经过高温处理的污水其携带的热能再被传递到进水管,也就是提高进水管中污水的温度,使热能充分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另外,分流出来的油脂混合物在进行高温处理后成为乳状溶水性脂肪混合物,会产生油脂与水分离,由于二者比重不同,油脂浮在上层,再进行回收处理;再者经过高温中和,使制革废液中各类化学物品产生中和作用,经过沉淀后,对各种杂质进行回收,达到无害化处理且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加热器主视图。
图3是加热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参照图1,1-炉体、2-炉盖、3-加热器、4-进水管、5-阀门、6-出水管、7-阀门。如图示,炉体1中有隔板分为上下两部分,进水管4从炉体1底部伸进且密封连接后多道弯曲再接入隔板与炉体1上方空间连通,进水管4与炉体1底部密封连接。炉体1的隔板有凹部安装加热器3,其后是个斜板,斜板低处开口与炉体1的下方空间连通。炉盖2与炉体1活动配合。出水管6装在进水管4的下面紧挨着,也与炉体1的底部密封连接且与炉体1的下方空间连通。进水管4安装有阀门5,出水管6也安装有阀门7,用来控制污水流量。
参照图2、图3,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3-1底座、3-2上组块、3-3电热管、3-4石棉保温层、3-5紧固螺钉。加热器3从图3中看出是个长方体形状,从图2中看出上组块3-2有两块,上组块3-2与底座3-1用螺钉3-5紧固连接,在底座3-1与上组块3-2组成的圆孔中安装电热管3-3,电热管3-3外圆周面上包裹一层石棉制作的保温层3-4。
为了增大进水管4表面吸热面积,将其做成纵向截面为长方形形状,并且在炉体1内螺旋状弯曲;出水管6紧贴在进水管4下面,也是为了有利于传递热量,出水管6也制作成纵向截面为长方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是对从制革转鼓分流出来的废液与废水,在高温条件下杀灭细菌,也使各类化学物品的废液废水在高温条件下产生中和作用。此时对各类有色废水废液产生褪色作用,对水质变清起到关键作用。中和后的污水排放到沉淀池进行沉淀,使杂质沉淀,使水质澄清,从而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核心作用在于高温中和、褪色、杀菌、回收再利用,使制革污水减少到零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加顺,未经蒋加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儿输液用伸缩支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速软卷帘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