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粉饼的压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10133.X | 申请日: | 200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60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才;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1/02 | 分类号: | B30B1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 地址: | 31411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饼 压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粉饼的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硅粉是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高纯度、低成本的太阳能级硅,其特点是颗粒小,大约1微米左右。因此,硅粉投入单晶炉拉晶时,会碰到许多问题。首先,硅粉颗粒小而易飞扬,在装料时,硅粉会飘散到周围空间,对人体矽肺造成损害。其次,硅粉装料后,在单晶炉抽真空时,部分硅粉会被真空泵抽走而损耗,并导致炉底、抽空管道内沉积大量硅粉,不仅损失大量硅粉,而且在拉晶过程中无法正常排气,在单晶炉壁形成大量氧化物,影响所拉单晶的质量。再次,硅粉本身密度低,装满石英坩埚时只有35kg左右,装料量少,这样,拉等量单晶所需的石英坩埚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装置来处理硅粉,然后将处理后的硅料投入单晶炉拉晶,以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粉饼的压制装置,解决了目前硅粉拉晶过程中,存在易飞扬而对人体造成损害、损失硅粉及影响拉晶效果的技术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硅粉拉晶时装料量少而增加石英坩埚数量,从而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硅粉饼的压制装置,包括立柱和缸体,立柱支撑缸体,缸体上下伸入压块、顶块,压块、顶块与缸体内壁密封配合,三者围成硅料压制区;压块受外力驱动,将硅粉加压成饼状;顶块受外力驱动,将硅粉饼顶出压制区。
所述的压制装置,缸体由铜铸造而成,内壁呈圆柱形,外壁固定不锈钢保护套;压块、顶块呈圆形。
所述的压制装置,压块、顶块由模具钢制成,压块由上活塞液压驱动,顶块由下活塞液压驱动。
经本实用新型的压制装置处理后,硅粉被压制成饼状,硅饼不存在易飞扬的问题,在硅饼投入石英坩埚的拉晶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也不会被真空泵抽走而损失硅料,更不影响拉晶效果;又,硅饼体积小而密度大,增加了石英坩埚的装料量,与原有技术相比,拉等量的单晶所需的石英坩埚的用量减少,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不锈钢保护套4由四根立柱6支撑,不锈钢保护套4内衬缸体3,缸体3由生铜铸造而成,内、外壁都呈圆柱形。压块1、顶块5由模具钢制成,呈圆形,两者的外径与缸体3的内径相适配,压块1、顶块5与缸体3内壁间密封配合,三者围成硅粉压制区2。压块1由上活塞液压驱动而作升降运动,顶块5由下活塞液压驱动而作升降运动,立柱6与上、下活塞的外固定块固定相连。
缸体采用生铜铸造而成,避免与压块、顶块咬死而出现故障。不锈钢保护套内衬缸体,便于更换缸体,又可降低维护成本。由上活塞液压驱动的压块呈倒T型,减少与缸体的接触,防止有杂物进入时卡死;由下活塞液压驱动的顶块呈T型,且顶块设计成易拆卸结构,方便清理杂物。
称取适量硅粉,采用双层塑料袋包装以防止硅粉向外飘散,后放入生铜缸的硅粉压制区,上活塞液压驱动压块向下运动并压制硅粉,在重压作用下,使硅粉压制成饼状,体积被压缩到原来的70%,从而加大了密度,也彻底克服了硅粉易飞扬、飘散的缺点,压制而成的硅饼在顶块作用下向上顶出生铜缸。
硅粉经本压制装置处理后,彻底解决了易飞扬、被真空泵抽走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硅饼投入石英坩埚的拉晶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也不会被真空泵抽走而损失硅料,更不影响拉晶效果。此外,原来拉晶时,硅粉只能部分使用(原来的石英坩埚底部装20kg硅粉,中间用硅片支撑,上面用硅片覆盖,硅片用量在15kg,总共35kg)过渡到完全使用。另外,硅粉经压制处理后,体积缩小,增加了石英坩埚的投料量,从原来装料35kg增加到50kg,且由于不存在飞扬的问题,使压制成的硅饼可应用于二次加料器,可加料到80~120kg,进一步增加效益。
使用本压制装置后的经济效益估算:原来一炉单晶装35kg硅料,拉一根单晶需42小时(含降温冷却、拆装炉8小时),一个月拉24×30÷42=17炉,投料17×35=595kg,生产单晶约595×70%=416kg。使用本压制装置后,一炉单晶装50kg硅料,拉一根单晶需48小时(含降温冷却、拆装炉8小时),一个月拉24×30÷48=15炉,投料15×50=750kg,生产单晶约750×70%=525kg。每月增产109kg,产值增加了109×2500=272500元;又,石英坩埚少用2个,节约成本2×2000=4000元,冷却降温(不但耗时,也耗电和氩气)、装拆炉等工序减少2次,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效率。以48台单晶炉80%的开台率计算,每年可多增产量48×80%×12×109=50227.2kg,约50吨单晶,多增产值为50227.2×2500=125568000元,约1.2亿元;节约石英坩埚成本48×80%×12×4000=1843200元,约18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