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113.2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于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逊刚 |
主分类号: | F16H55/22 | 分类号: | F16H55/22;F16H55/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轮 蜗杆 锯齿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传动属于交错轴传动,具有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声低,运动误差小等特点,可用于减速和精密传动装置中。目前众知的蜗轮蜗杆传动主要有直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斜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和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
直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的蜗轮是一个以直线为齿形角的直齿轮,齿面是与蜗轮轴线平行的平面;蜗杆是一个包围着蜗轮的环面蜗杆,其齿型面是以蜗轮平面作为母面,按蜗轮蜗杆的啮合关系展成运动形成包络面。这种直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的正反向传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也没有自锁的功能,不能应用在需要自锁的场合。
斜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是鉴于直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比范围受到限制提出的,其蜗轮齿形为斜平面齿,两侧齿平面均与蜗轮轴线以相等的倾角斜交,分别与以蜗轮轴线的两个完全对称的倒锥面相切,其蜗杆也属平面包络环面蜗杆,该齿面是以斜齿平面蜗轮的齿形平面作为母面,按蜗轮蜗杆的啮合关系展成运动形成包络面。这种斜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虽然解决了上述的直齿平面蜗轮环面蜗杆传动的传动比范围受限制的问题,但正反向传动的速度还都是一样的,也没有自锁的功能,不能应用在需要自锁的场合。
双导程圆柱蜗轮蜗杆传动的蜗杆两侧齿面模数大小不等,它也没有自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蜗轮蜗杆传动中存在的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牙横截面的齿形为:
a、两侧的齿侧部呈直线状;
b、上述两侧的齿侧部所倾斜的角度是不同的;
c、齿根部呈圆弧状。
本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的齿形分别是指蜗轮的中心平面上的每个齿的齿形和蜗杆的轴截面上的每个齿的齿形,蜗轮的齿形与蜗杆的齿形相同。两侧的齿侧部呈直线使蜗轮蜗杆的结构紧凑,两侧的齿侧部所倾斜的角度不同使蜗轮蜗杆啮合后形成自锁功能。这样,蜗轮蜗杆在一个方向上能够顺畅地传动,比较省力;蜗轮蜗杆在相反方向传动时,阻力大。在齿根部呈圆弧状可防止发生根切现象。
在上述的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中,所述的蜗轮为斜齿蜗轮。蜗轮的齿面与蜗轮的轴线斜交。
在上述的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中,所述的蜗杆为环面蜗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啮合传动可带有自锁的功能,在转动蜗杆时蜗轮向一个方向转动顺畅,向反方向转动则阻力大,能够应用在需要自锁功能的传动场合,且蜗轮蜗杆的齿牙采用的齿面为平面,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蜗轮和蜗杆捏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横截面的齿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蜗轮蜗杆的齿牙应用与手动调整臂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牙;11、齿侧部;12、齿根;2、蜗轮;3、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1中所述的蜗轮2为斜齿蜗轮,既蜗轮2的齿面方向与蜗轮2的轴线方向斜交;所述的蜗杆3为环面蜗杆。本蜗轮蜗杆的锯齿形齿牙1分别是指蜗轮2的中心平面上的每个齿的齿形和蜗杆3的轴截面上的每个齿的齿形,蜗轮2的齿形与蜗杆3的齿形相同。
所述的齿牙1横截面的齿形为:两侧的齿侧部11呈直线状,上述两侧的齿侧部11所倾斜的角度不相同,齿根12部呈圆弧状。两侧的齿侧部呈直线使蜗轮蜗杆的结构紧凑,两侧的齿侧部11所倾斜的角度不同使蜗轮蜗杆啮合后具有自锁的功能。这样,蜗轮蜗杆在一个方向上能够顺畅地传动,比较省力;蜗轮蜗杆在相反方向传动时,阻力大。齿根12部呈圆弧状可防止发生根切现象。
如图3所示,本蜗杆蜗轮的锯齿形齿牙应用在手动调整臂上,当使用手动调整臂时,蜗杆3上倾斜角度较小的齿侧部11与蜗轮2上倾斜角度较小的齿侧部11接触,蜗杆3上倾斜角度较大的齿侧部11与蜗轮2上倾斜角度较大的齿侧部11接触,因此具有自锁的功能。转动蜗杆3,蜗轮2向一个方向转动顺畅,运行平稳定,比较省力;在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时,则阻力大,防止了运行机构空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逊刚,未经于逊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1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镜片内应力快速消除工艺及其设备
- 下一篇:高速合掌涂胶机的供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