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10078.4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金祚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祚献 |
主分类号: | A47G29/02 | 分类号: | A47G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22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悬臂支架。
背景技术
依托墙、柱等固定自身,并向空中延伸的“悬臂”对某些物体起支撑、承担作用的悬臂支架,多主要由固定部件和支撑部件构成,固定部件是指将悬臂支架自身固定于墙、柱的部件,支撑部件是悬臂支架向空中延伸直接起“支撑”、“承担”作用的部件。悬臂的支架这两个主要部件的相互连接通常采用金属构件,将两者焊接在一起形成永久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方便拆卸,如果其中的组成部分坏了不方便更换,而且金属构件造价高,容易生锈。因此有人申请了专利:“便于安装固定的悬臂支架(CN286549)”,它由固定部件和悬臂构成,固定部件上有通孔,特征在于固定部件的结合件为连接板,连接板两侧面各有凹槽,连接板后面有凸起和凸起两侧的限位台,悬臂的结合件为带护持槽的连接拐,连接拐为护持槽一端两槽帮的延伸部分,两连接拐内侧各有一凸台。本专利虽然解决了连接问题,但是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容易采用金属材料,容易生锈,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好,能应用于货架或者衣架结构中,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方便拆卸的支架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通用性不好,结构复杂,不方便拆卸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造价低,采用塑料和玻璃纤维杆材料制成的环保性好的,比重轻,而且收折后,支撑部件位置固定,外形美观的支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金属材料,造价高,容易生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支架,包括固定部件和支撑部件,以及将固定部件和支撑部件连接的结合部件,所述的结合部件包括固定在固定部件上的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之间设有连接轴,在支撑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连接端设有与连接轴配合连接的连接卡口;在所述的固定部件上设有止位挂扣,支撑部件上设有与止位挂扣配合的挂扣。通过连接卡口和连接轴的配合,将支撑构件与固定部件连接在一起。固定部件固定在墙体等上,支撑部件用于悬挂,支撑部件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已知的任意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等,同样固定部件的形状也可以为已知的任何形状,如“L”、“U”形等等。支撑部件倾斜卡入连接轴后,将支撑部件向后拉,然后旋转支撑部件,当挂扣与止位挂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时,将支撑部件向前推,使得支撑部件上的挂扣正好抵接在止位挂扣,通过止位挂扣固定两者的位置,使得支撑构件位于水平位置,方便悬挂。孔轴的配合结构简单,方便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座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的定位凸起的水平中心线与略高于连接轴的中心线,所述的定位凸起位于连接轴向内的一侧;在结合部件上设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凹槽。在支撑部件使用完后,将支撑部件折叠起来,由于连接卡口有弧度,向下收折支撑部件时,凹槽必然位于连接卡口的右上方,因此,凸起位于连接轴向内一侧,且中心线高于连接轴,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将支撑部件收折后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卡口的开口朝下,止位挂扣位于两个支座的中间连接轴的上部。止位挂扣的位置正好可以是支撑部件保持一个水平位置,不会向下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的止位挂扣呈“L”形。“L”形的止位挂扣不但可以防止支撑部件继续旋转,同时紧固强度更好,不容易脱扣。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部件、支撑部件和结合部件均采用塑料或玻璃纤维杆材料制成的。采用非金属材料制造,环保性好,而且比重轻,成本低。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通过轴孔的配合,使得结构整体更为简单;通过支撑部件上部挂扣配合使得支架的稳定性更好;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使得收折后的支架整体形好,支撑部件的位置确定,外型美观;连接卡口与连接轴配合简单,装拆方便,通用性好,可以应用于衣架或者货架上;利用塑料和玻璃纤维杆材料制造,环保性好,成本低,比重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内的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祚献,未经金祚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10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