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遮阳挡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955.6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根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4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遮阳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挡雨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在电动自行车上,可用于骑车时实现人们遮阳挡雨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产品已经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以它独有的特点进入了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喜爱。而电动自行车上没有遮阳挡雨的装置,人们只能依靠披肩、雨披等遮阳挡雨,效果并不明显,夏天紧贴在身上使舒适性降低。本人之前已发明过各种电动自行车遮阳挡雨棚,如电动自行车骨架式遮阳挡雨棚(200520014033.8),电动自行车充气式遮阳挡雨棚(200520014032.3),但它们都是利用不同装置撑起遮阳挡雨棚,并用磁铁吸附装置与电动自行车前、后端连接,这样几乎将整个车体罩在棚内,所以安装后所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电动自行车无遮阳挡雨的问题,提供一种遮阳挡雨装置,它安装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进行遮阳挡雨,并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等特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遮阳挡雨装置,它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遮阳挡雨布,其中支架由两根角铁杆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前上侧;在支架上用尼龙搭扣固定前、后、左、右共四片遮阳挡雨布后即形成一个遮阳挡雨的立体空间。
上述支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部分,分别位于电动自行车的前侧和上侧称为前架和上架,它们都包括三根由两个直角弯管连接的圆管组成“U”字形,前架和上架之间由两个钝角弯管连接,前架的两根平行圆管与钝角弯管固定,上架的两根平行圆管与钝角弯管铰接,使其可以绕铰接轴向上翻起,而向下的运动被限制。这样能方便人们上下车。
上述角铁杆的一端开孔后可固定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两个反光镜的螺柱上,其另一端则装一个双头圆管夹紧器,将支架中前架的两根与电动自行车前叉管平行的圆管夹紧固定。这样连接使支架可根据用户自身高低调节装置的高低。
上述四片遮阳挡雨布采用尼龙布,并在前片遮阳挡雨布的后端开一圆口,在圆口处装一顶软帽,并在圆口的上部有一个安装固定在支架上的硬帽;在左、右两片遮阳挡雨布上部的内外侧装一对尼龙搭扣,下雨时将内外侧的尼龙搭扣分开使左、右片遮阳挡雨布放下,而在平时可将尼龙搭扣粘结将左、右片遮阳挡雨布翻起使空间更为开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只与车前端的车把连接,使体积相对较小,使用时更接近于雨披;2)安装后便可实现遮阳挡雨及挡尘沙,不影响正常骑车,安全可靠;3)在炎炎夏日骑电动自行车出行的人们可以避免日光的直射,如果不下雨将两侧的防雨布翻起后使装置内的空气充分流通;4)在冬日也可抵御寒风的刺骨,使出行更加舒适;5)高度可调,适应性好,适合不同高度的人使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遮阳挡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节点I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硬帽打开时的示意图。
对各幅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硬帽,1a-椭球弧片,2a-前片遮阳挡雨布,2b-左片遮阳挡雨布,2c-右片遮阳挡雨布,2d-后片遮阳挡雨布,3-双头圆管夹紧器,4-角铁杆,5-车把,5a-螺柱,6a-前架,6b-上架,7-直角弯管,8-前叉管,9a、9b-尼龙搭扣,10-软垫,11-尼龙搭扣,12-铰接轴,13-钝角弯管,14-软帽,15-圆管,16-内孔双头螺柱,16a-夹紧条,17-橡皮圈,18-螺帽。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遮阳挡雨装置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
从图1和图2中看到,该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遮阳挡雨布,其中支架由两根角铁杆4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前上侧;在支架上用尼龙搭扣11固定前、后、左、右共四片遮阳挡雨布2a、2b、2c、2d后即形成一个遮阳挡雨的立体空间。
支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部分,分别位于电动自行车的前侧和上侧称为前架6a和上架6b,它们都包括三根由两个直角弯管7连接的圆管组成“U”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根,未经王宝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压自调补偿式膜片离合器
- 下一篇:马桶排水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