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抓蝇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709.0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金良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蝇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蝇器械,具体是可诱蝇、灭蝇的抓蝇桶。
背景技术
苍蝇是令人讨厌的害虫之一,它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人类全力剿灭的对象。然而,由于苍蝇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特强,人类一直没能达到剿灭的目的。目前,灭蝇工具种类繁多、各种各样,但真正实用高效、方便卫生的灭蝇工具却未曾见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灭蝇工具的改进,该灭蝇工具应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具有灭蝇效率高、简单实用、方便卫生的特点,并且制造容易、成本又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抓蝇桶,包括薄壁且透明的桶壳和导蝇管,所述的桶壳的顶端是一开口,其余部位均封闭;所述的导蝇管是上大下小的锥形管道,该导蝇管定位于桶壳内,其上端开口边沿与所述的桶壳顶端的开口边沿连接,下端开口则悬垂于桶内且与桶壳内底面保持一定的间距。
所述的桶壳和导蝇管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的桶壳和导蝇管上均制有均匀分布的细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先在桶壳内放置一些腥臭的诱物,嗅觉灵敏的苍蝇即会陆续飞来,并沿着导蝇管的下端开口进入桶壳内;由于桶壳透明,桶壳内的苍蝇的趋光特性使其不断地撞击桶壳壁,直至衰竭而亡,而不会找到导蝇管下端开口的通道。待桶壳内积存的苍蝇尸体较多时,只需移开导蝇管就可倒掉桶壳内的异物,并进行清洗。然后又可继续进行诱捕工作。
本实用新型诱蝇捕蝇的效率较高,所需的管理工作量又少,而且方便卫生;另外由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所以成本也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桶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导蝇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抓蝇桶,包括薄壁且透明的桶壳2和导蝇管1;所述的桶壳2的顶端是一开口,其余部位均封闭;所述的导蝇管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管道,该导蝇管定位于桶壳内,其上端的开口边沿与所述的桶壳顶端的开口边沿连接,下端开口1-1则悬垂于桶内且与桶壳内底面保持一定的间距(一般可在5-10厘米之间)。
所述的导蝇管可直接搁置在桶壳的开口上(此时导蝇管的上端直径应稍大于桶壳的上端开口),抓蝇桶就能顺利地使用。
所述的桶壳和导蝇管之间也可采用螺纹连接。图中显示了桶壳的连接螺纹2-1和导蝇管的连接螺纹1-2。
所述的桶壳和导蝇管上还分别制有均匀分布的细孔2-2和1-2,以利桶壳内的通风透气;另外,这些细孔应当稍小一些(可小于4毫米),以苍蝇不能通过为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金良,未经蒋金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快装铁路护轨装置
- 下一篇:自动胶片烘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