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9286.2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佩诚 |
主分类号: | F21V14/02 | 分类号: | F21V14/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栅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
背景技术
格栅豆胆反射灯因其反射照采用曲线设计,使光线柔和,无强烈反光,而且在相同能耗下光照强度大,使用场所越来越多。但普通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的结构基本为光源连接设置在内转动环上,与内转动环转动连接的外转动环与灯盘转动配合,两个转动环转动轴成十字型,照射角度调节主要为两个转动环分别围绕两连接点的点接触式旋转,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它只能围绕着的固定的两点来旋转,在这两点以外的区域就无法调节,因此就存在着照明死角。另外,目前市场上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基本采用卤素灯光源和全金属框架,卤素灯光源的发热量极大,灯具中心的温度超过200℃,使用中在消防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360度球面转动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技术方案,以实现万向调节照射角度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包括灯盘、豆胆杯光源,其特征在于豆胆杯光源通过前挡圈与主转动环配合连接,主转动环外表面成球面结构,并与灯盘相应的内环表面转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灯盘中空内壁配合设置相应螺接配合的副转动环、后挡圈,副转动环、后挡圈配合构成的内环表面成球面结构,与相应的主转动环外表面转动配合。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前挡圈通过外壁设置的斜凹槽与主转动环转位扣按配合。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灯盘外侧壁通过设置的工字孔连接设置卡接弹簧。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豆胆杯光源杯口通过前挡圈配合设置透光板。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豆胆杯光源采用螺旋节能灯管。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豆胆杯光源采用U节能灯管。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前挡圈沿口表面设置条纹滚花。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后挡圈沿口表面设置条纹滚花。
所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其特征在于副转动环外表面与灯盘中空内壁扣接配合。
上述的一种格栅豆胆反射灯构思新颖、结构合理,制造工艺简单、角度调节方便,采用环绕球面的面接触式转动设计,使豆胆杯光源可以在360度的球面空间内均可调节照射角度,不存在有照明死角的缺陷,同时面接触使得在安全上也更有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灯盘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灯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灯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副转动环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副转动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主转动环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主转动环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前挡圈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前挡圈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前挡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前挡圈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后挡圈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后挡圈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佩诚,未经王佩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9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质鞋
- 下一篇:模块式插针机塑胶件送料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