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上盖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670.0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2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明;刘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明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兴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尤其涉及蓄电池上盖。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经过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蓄电池都是放置在壳体内,再在壳体上采用上盖密封。目前的上盖上采用粘结式盖片,蓄电池注液后将盖片粘结在上盖的凹槽内。这种结构因为前端端子与电池垂直方向放置,盖片的面积较小,而注液孔需设置在盖片范围内,导致对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不充分。粘结式盖片的拆卸不方便,不便于维护。
接线端子一般超出上盖面5mm左右,接线端子突出易被压坏,造成断路,影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且铜端子容易被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蓄电池上盖,可提高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且便于维护,同时铜端子不易压坏,不会腐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蓄电池上盖,包括盖板体和盖片,所述盖板体上设置有盖片槽和两个极柱孔,所述盖片设置在盖片槽内,盖片槽的前端一直延伸到盖板体的边缘,盖片从盖板体的边缘插入盖片槽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封闭凸边,封闭凸边设置在盖板体上极柱孔的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极柱孔为圆形孔。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体为长方形形状。
作为优选,盖片槽和盖片为长方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铜端子直接焊接在汇流排上密封在胶内,留出空间将盖片槽的前端一直延伸到盖板体的边缘,盖片从盖板体的边缘插入盖片槽内,盖片的覆盖面积增加,提高了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盖片为抽插式结构,便于维护。封闭凸边可以使极柱孔内的封胶层厚度增加,从而使其更加密封,减少漏液情况的发生。铜端子直接焊接在汇流排上设置在蓄电池内部,避免了铜端子被压坏,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使用。铜端子不外露,也不会发生腐蚀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盖板体1和盖片3,所述盖板体1上设置有盖片槽2和两个极柱孔4,所述盖片3设置在盖片槽2内,盖片槽2的前端一直延伸到盖板体1的边缘,盖片3从盖板体1的边缘插入盖片槽2内。盖片3改为抽插式以后增加了盖片3的覆盖面积,提高了蓄电池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抽插式的盖片3便于维护。还包括封闭凸边5,封闭凸边5设置在盖板体1上极柱孔4的四周。封闭凸边5可以使极柱孔4内的封胶层厚度增加,从而使其更加密封,减少漏液情况的发生。
所述极柱孔4优选采用圆形孔。极柱孔4内封胶后,铅极柱再从极柱孔4穿出上盖外。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将铜端子直接焊接在汇流排上设置在蓄电池内部进行胶封,避免了铜端子被压坏,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使用。铜端子不外露,不会发生腐蚀不良的现象。
盖板体1、盖片槽2和盖片3采用长方形形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盖板体1上的阀孔外径采用无锥度的形状,可以避免盖片3凸起,引起蓄电池析气大的不良现象。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明,未经周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外置内视监视装置
- 下一篇:板式结晶器软夹紧力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