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茶类茶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365.1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志献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B65D85/81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炎 |
地址: | 317100浙江省台州市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茶类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杯,尤其上涉及到一次性茶杯。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一次性茶杯,如果要泡茶,必须要先将茶叶放入茶杯中,然后再用开水注入茶杯中对茶叶进行冲泡,如果冲泡少数几杯茶,感觉不到有什么样麻烦,但如果是接待一批客人,哪就感觉泡茶的手续太麻烦了,为此,有人设计了将茶叶预先定位放置在茶杯底,再用滤纸将茶叶封存在茶杯底部的一次性茶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96454.X的“隐茶杯”就是这种茶杯,由于茶叶是预先用滤纸封存于杯底的,需要饮茶时抽出一隐茶杯,注入开水,即可泡饮,克服了原来一次性茶杯用来泡茶的麻烦。但是这种“隐茶杯”存在不足之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茶叶一定要有水温相当高的开水才能泡开,而“隐茶杯”的茶叶是封存在茶杯底部,茶杯底部是冷热交换带,当开水在底部时,其水温被茶杯底板及外界吸去热量而迅速降温,茶叶在这种水温下是泡不开的,也就是说茶叶泡不开,其色香味不能出来,也就失去了品尝茶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茶叶迅速冲泡开的隐茶类茶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隐茶类茶杯,包括茶杯、袋泡茶,其特点在于将袋泡茶的一袋边或一袋角固定粘接在茶杯底板上;
袋泡茶在用开水冲泡后能向上悬浮在茶杯中的开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将传统的袋泡茶直接放置在一次性茶杯的杯底上,然后采用高温加压方法将袋泡茶的一袋边或一袋角固定粘连在茶杯底板上,当不泡茶时,袋泡茶平贴在茶杯的底板上,这样,隐茶类茶杯可以一个又一个地层叠在一起,因而减少了传统袋泡茶的棉线、小袋纸包、以及大包装盒等材料,同时减少了工序,节省了原材料,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和费用;(2)、将袋泡茶的一袋边或一袋角粘接在茶杯的底板上,当用开水冲泡茶时,袋泡茶会向上悬浮在茶杯内的开水中,茶叶在杯中处在高水温的包围下,茶叶就容易泡开,避免了茶叶在杯底因水温不高而不容易泡开的问题,使饮用者能充分品尝到茶的色香味;(3)隐茶类茶杯,当其一个又一个地层叠在一起成一组件后进行密封包装,保障了袋泡茶在一定期限内保持其原有风味而不变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隐茶类茶杯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隐茶类茶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茶类茶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图中标注:1是茶杯;2是袋泡茶;3茶杯的杯底板;4是袋泡茶的袋边,5是袋泡茶的袋边与茶杯底板的粘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和附图2清楚地显示,本实用新型隐茶类茶杯,包括一次性茶杯1,袋泡茶2,将袋泡茶的一袋边4或一袋角采用高温加压固定粘连在茶杯底板3上,其粘接点5设在靠近茶杯杯壁的茶杯底板上的边缘处,留有较多的平面位置使袋泡茶平卧贴放在茶杯底板上,这样,便于茶杯一个又一个地层叠在一起,当层叠一定数量的茶杯成一组件后,对每一组件的茶杯进行密封包装,而茶叶在密封包装中在一定期限内保持其原有风味而不变质。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隐茶类茶杯由于事先将袋泡茶放入了茶杯中,不需要再另行放入茶叶,只要往茶杯中冲入开水,又由于袋泡茶比重轻,开水冲入后袋泡茶会向上悬浮在茶杯内的开水中,茶叶在杯中处在高水温的包围下,茶叶就容易泡开,避免了茶叶在杯底因水温不高而不容易泡开的问题,使饮用者能充分品尝到茶的色香味。
在此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袋泡茶不枸于此,还可选用诸如菊花茶、药茶等相类似的其他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志献,未经赖志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过滤茶杯过滤网架
- 下一篇:水泵试验台快速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