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8291.1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连盛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阳建中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奶瓶 胀气 防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吸吮奶汁用的奶瓶装置,尤其是一种防胀气奶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用于婴儿吃奶的奶瓶,因婴儿在吸吮奶汁的过程中,容易使空气随呼吸进入奶瓶内,而使奶瓶内的奶有扎堆式的气泡产生,这些含有气泡的奶又被婴儿吸吮后进入腹内,累积达一定数量后,婴儿就易出现吐奶现象,如打嗝、呛奶、胀气等;时间长了,甚至易诱发气管、嗓子、鼻腔疾患,如婴儿用力吸吮所引起的中耳炎等,且采用这种奶瓶,增大了奶水中微量元素(维生素C)的流失,不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公开了一种奶瓶,奶瓶的滤奶器置于奶瓶的瓶身内,它与瓶盖、奶嘴配合连接,所述滤奶器呈中空的形状,它由进气盖和进气座配合连接构成,所述进气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联通的进气孔,进气盖与进气座配合后,在进气座上设置有一进奶耳,进奶耳上套置有塑料开闭阀,当婴儿吸奶时,塑料开闭阀被吸开,位于奶瓶底部的奶,通过开闭阀进入滤奶器后,再经过奶嘴而进入婴儿口腔;奶被吸出后,空气也需从开闭阀中进入瓶内,它虽解决了奶瓶防胀气的问题,但却因形成了吸奶、进气共用一个通道,存在易漏奶和防胀气效果较差的缺陷,因而这种结构还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彻底打破现有技术,从而更好提高婴儿吃奶时所产生气泡的处理效率,而提供的一种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它包括奶瓶内设置的滤奶器组成,滤奶器上设置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与滤奶器的中空容腔相连通,滤奶器上还设置有一进气嘴与中空容腔连通,进气嘴上套置有一开闭阀。
如上所述的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所述滤奶器上设置有一进奶耳,进奶耳上套置有进奶管。
如上所述的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奶器有一环状的中空容腔。
当奶瓶装入奶汁盖好套盖后,滤奶器上的进气孔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进气孔至中空容腔到进气嘴,再到开闭阀,进入瓶内的通道,起到防胀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防胀气奶瓶结构复杂,防胀气效果不理想和易漏奶的缺陷,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提供一种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它由瓶盖1、奶嘴2、套盖3、滤奶器4、瓶体6依序组合而成,滤奶器4上设置有一进奶耳42,进奶耳42上套置有位于奶瓶底部的进奶管5,滤奶器4上设置有进气孔41,进气孔4 1与滤奶器4的中空容腔相连通,滤奶器4上还设置有一进气嘴43与中空容腔连通,进气嘴43上套置有一开闭阀44。
当奶瓶装入奶汁盖好套盖后,滤奶器4上的进气孔41与外界连通,从而形成进气孔41至中空容腔到进气嘴43,再到开闭阀44,进入瓶内的通道,改善了防胀气的效果;它与吸奶的通道分设,不形成相互干扰,因而杜绝了漏奶现象。
所述开闭阀由软体塑料制成,软体塑料上有一刀口,利用塑料的延展性,使该刀口处遇气打开,遇液则因液体的粘滞和表面张力而关闭。
参见图2,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提供另一种奶瓶防胀气防漏装置,它由瓶盖1、奶嘴2、套盖3、滤奶器4、瓶体6依序组合而成,滤奶器4有一环状的中空容腔,因而省却了进奶耳42和进奶管5的设置,奶汁直接从滤奶器4的中心孔45通过,滤奶器4上设置有进气孔41,进气孔41与滤奶器4的中空容腔相连通,滤奶器4上还设置有一进气嘴43与中空容腔连通,进气嘴43上套置有一开闭阀44。
本实用新型所述滤奶器的形状及结构,是本实用新型之要点,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其他实施例亦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连盛,未经张连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