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道专用行星减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0720108155.2 | 申请日: | 2007-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3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宋济隆;张萌;郑徐新;张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力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 地址: | 31503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投资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行星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机,尤其是一种辊道专用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针对钢厂辊道行星减速机急需国产化以替代进口,特别是现在我国减速机制造业空前发展,减速机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原材料性能日益提高,设计水平日益提高,不仅能设计出高性能的减速机,也能制造出高性能的高可靠度的减速机。目前的行星减速器:由输入、输出构件组成的传动比无法做到合理搭配,限制了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减速机的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传动比合理的辊道专用行星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辊道专用行星减速器,包括法兰、箱体、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输出空心轴,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箱体包括前机体和后机体,前机体内设有第一级内齿圈和第二级内齿圈,且前机体经紧固件与后机体和工作机联接;太阳轮包括第一级太阳轮和第二级太阳轮;行星架包括第一级行星架和第二级行星架;所述的行星轮包括第一级行星轮和第二级行星轮;所述的第一级太阳轮、第二级太阳轮、第一级行星架、第二级行星架和输出空心轴同轴心;所述的第一级太阳轮经C型平键联接在减速机输出轴上;第一级行星架和第二级太阳轮通过花键联接,第二级行星架经花键联接在减速机输出轴上;第一级行星架周边至少均布两个第一级行星轮,第二级行星架周边至少均布两个第二级行星轮;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级行星轮经满滚子轴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一级行星架周边均布至少两个第一级行星轴上,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级行星轮经满滚子轴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二级行星架周边均布至少两个第二级行星轴上,对应所述的第一级行星轮和第二级行星轮分别与对应内齿圈及对应同级太阳轮常啮合。
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第一级行星架周边均布四个第一级行星轮,第二级行星架周边均布四个第二级行星轮;所述的四个第一级行星轮经满滚子轴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一级行星架周边均布四个第一级行星轴上,所述的四个第二级行星轮经满滚子轴承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二级行星架周边均布四个第二级行星轴上,对应所述的四个第一级行星轮和四个第二级行星轮分别与对应内齿圈及对应同级太阳轮常啮合。
上述的输出空心轴通过深沟球轴承安装在后机体上,第一级行星架和第二级行星架上用于安装对应行星轮的轴承均为相同规格的满滚子圆柱滚子轴承。
上述的第一级太阳轮和前机体之间,以及输出空心轴和后机体之间均装有油封。
上述的油封为骨架油封。
上述的输出空心轴外周设有与工作机构相联的胀套。
上述的第一级行星架和第二级行星架浮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比合理搭配保证在外形已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减速机的承载能力;整机只有两个规格的轴承,备件完全标准化,用户维修和购买更换方便;高速级和低速级太阳轮特殊空心设计,重量减轻因而在低速情况下仍然浮动灵敏,承载均匀;前机体内设有第一级内齿圈和第二级内齿圈,内部结构紧凑合理;低速级行星架浮动,通过渐开线齿花键和输出轴联接,输出扭矩;行星轮内装配满滚子轴承,外径尺寸小,寿命和承载能力又要比滚针轴承高;整机是辊道专用减速机,该减速机使用环境和工况恶劣,设计输出扭矩大,过载要求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装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右视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1、减速机,2、第一级太阳轮,3、法兰,4、第一级行星轴,5、第一级行星架,6、第一级行星轮,7、前机体(含第一级内齿圈和第二级内齿圈),8、第二级行星架,9、第二级行星轮,10、第二级行星轴,11、第二级太阳轮,12、后机体,13、轴承,14、油封,15、输出空心轴,16、胀套。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辊道专用行星减速器,包括法兰3、箱体、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输出空心轴15,箱体包括前机体7和后机体12,前机体7内设有第一级内齿圈和第二级内齿圈,且前机体7经紧固件与后机体和工作机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力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力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8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传输电力及信号的石油钻杆接头
- 下一篇:混凝土方桩离心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