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固性注塑机的调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494.9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4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善海;宋祖勇;杜宁;童哲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善海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B29C45/78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良江 |
地址: | 315101浙江省宁波市百丈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性 注塑 调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固性注塑机的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热固性塑料由于材料固有的熔融温度区域窄,塑化时需要较灵敏的温度调控,如果发生超调,熔料将会发生固化,因此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料筒一般都做成整体双层式的结构,中间通以流动的油液来调控料筒的温度。这种调温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料筒维修也不方便,而且不能精确调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维护的能比较准确控制各段温度的热固性注塑机的调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热固性注塑机的调温装置,包括调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筒沿壁轴向设数组通孔,二端面沿圆周开环行密闭槽,二个密闭槽内交替设置挡流块,调温筒设开口,开口二侧设固定座,并与通孔相连处设上、下口。
使用时,调温筒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料筒的外圆表面上,然后在调温筒的外套表面再安装电加热圈。冷却油从调温筒一端下口进,经套筒内的流道穿流后从上口流出,从而起到冷却调温料筒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调温筒整个面上设置均匀布置的通孔,液体在通孔中流动,保证流量控制,增大了高温的,保证了料筒的分段温度控制精确,使塑化和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调温筒维修时拆卸方便,维修费用大大降低,特别适宜在中、小型热固性注塑机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热固性注塑机的调温筒9沿壁轴向设数组通孔8,二端面沿圆周开环行的密闭槽,二个密闭槽内交替设置挡流块10,调温筒二通孔8间设一开口6,开口6二侧设固定座12、13,并与通孔8相连处设上出口14、下出口15。
上述调温筒9还可具体成如下结构:
调温筒9的两端面密闭槽由环形槽7和覆盖其上的挡圈11组成,环形槽7内沿轴向打上33个通孔8,分成11组,每组通孔8端的环形槽7上交替焊接上挡流块10,如图3所示,根据调温筒9的外表面的两通孔8位置的中心开槽6,在槽6的两侧,分别焊上通孔座12和螺孔座13,焊接上接头座14和15,接头座14和15与通孔8相通,并在接头座14和15孔处拧上接头。
使用时,在接头上接好空心钢质油管,由于调温筒9设计的内孔与料筒外圆的尺寸基本相同,这样在通孔座12与螺孔座13拧上螺钉便能使调温筒夹紧料筒体,再在调温筒的外圈上套上内孔与其相同的电加热圈。电加热圈通电加热,热量经调温筒传递到料筒再给热固性塑料加热,当料温需要调低时,控制阀打开,控制油经接头座15再由挡流块10右侧的3通孔流道流入,进入对面环形槽7然后按顺时针经第二组3通孔流道流出回到起点所在的环形槽7。然后控制油继续按第三组3孔流道流入,进入对面环形槽然后按经第四组3孔流道流出回到起点环形槽7,周而复始油液绕调温筒循环一周后从接头座14流出,因此整个调温筒调温迅速和均匀。维修时只要拧开螺钉便能取下调温筒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善海,未经夏善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