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光效水下集诱鱼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181.3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国强 |
主分类号: | H01J61/54 | 分类号: | H01J61/54;H01J61/52;F21S2/00;A01K85/01;F21W1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10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光效 水下 集诱鱼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鱼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作原理简便、维护便捷的高光效水下集诱鱼灯。
背景技术
海洋中有些鱼类具有趋光性的,人们利用鱼类的这一特性选择发光工具进行捕捞。初期人们利用的工具很简单,直接把白炽灯泡放在水下诱捕鱼,其不足之处是白炽灯泡光效较低,传播距离有限。后来有人进行改进,采用高光效的铊铟灯、金卤灯等,比如申请号为93231542.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诱鱼灯的结构,该灯由电缆、密封垫、密封圈、紧固螺帽,由高频振荡器和耦合线圈启动的低电压高频无极灯泡、振荡器水密罩、耦合线圈水密罩、固定螺栓、安装板和保护架及其底座构成。这样的结构具有省电发光效率高,发光面积大,光场分布均匀等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是这类诱鱼灯需要的零部件很多,其间的配合性能要求高,辅助电器工件笨重,工作环境要求高,既要考虑通风散热又要防潮、防水,整体制作成本高,不适用于一般的中小型捕鱼活动,因而不利于上述诱鱼灯的发展。
还有人采用化学发光体制作诱鱼灯,比如申请号为00203428.X的专利“可沉式捕鱼用化学发光管”,是采用发光管体内封装化学发光溶液制作而成,其不足之处是使用期限短,消耗量大,使用成本高,而且发光管被丢弃时间长久后,难免会被破坏,管体内的化学发光溶液泄露出来,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配合性能不甚可靠,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成本高,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包括灯头、灯壳,所述灯壳内设有气体放电管,在所述气体放电管旁设有升温管,所述气体放电管和升温管固定连接在灯壳内的灯支架上,所述灯支架基部固定在灯头上。工作过程采用自整流式技术,利用升温管产生的高温,使气体放电管受高温而电离起弧,进而燃亮发光,同时升温管又起限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升温管与气体放电管均呈长条状,且大致平行设置,其间隔距离为3-6mm。这样的布置使得升温管产生的高温利用率较高,气体放电管产生的光效率高,强度大,传播距离较远,从而诱捕更多的鱼。
作为优选,所述升温管与气体放电管长度大致一致,或升温管的长度略大于气体放电管的长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2.采用高温电离技术,可以避免使用镇流器、触发器等零部件,使得整体轻便,降低对工作环境的要求;3.产生高强度的光,传播距离较远,从而诱捕更多的鱼;4.使用与维护便捷,整体生产成本低廉,且对环境无污染,可广泛用于一些中小型渔船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灯头1、灯壳4、升温管3、气体放电管5构成,其中升温管3和气体放电管5放置于灯壳4内,升温管3和气体放电管5呈长条状,以间隔距离为4mm平行设置,并一起固定在灯支架2上,灯支架2的基部固定在灯头1上;灯壳4为透明玻璃材质制成;灯头1外侧设有外螺纹。
其工作原理是采用高温电离技术,当通电时,特定的升温管产生高温,使气体放电管受高温产生电离,起弧燃亮发光,产生高强度的光,传播距离较远,从而诱捕更多的鱼。工作原理简单,结构合理,生产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使用和日后的维护修理都十分便捷。
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这样的讨论中,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其作适当的改进,但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国强,未经杜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