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埋扁形纯铜管高炉冷却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7148.0 | 申请日: | 200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阮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新伟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65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埋扁形纯 铜管 高炉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扁形纯铜管高炉冷却壁。
背景技术
目前,德国、瑞典、比利时和美国等许多家钢铁企业已有几十座高炉上采用了铜冷却壁。国外采用的铜冷却壁有三种形式:(1)霍高文公司的MTT铸管铜冷却壁,已采用铸造方法制造,并以Monel管作为冷却水管铸入本体;(2)PW-OU型冷却壁,为99%的连铸铜板坯制造,冷却通道为扁圆型并在连铸的结晶过程中成型;(3)有MAN·GHH研制的SMS铜冷却壁,采用轧制厚铜板焊接而成,材质含铜量大于99.95%。从本质上说,轧制铜冷却壁,其组织的致密性比铸造铜冷却壁略胜一畴,但它的缺点是异型通道难以加工,更不能加工带有弧度的冷却壁,且通水阻力大。连铸式工艺解决了异型孔难以加工的困难,但失去了性能稳定的优势。另外,以上两种工艺均需在本体形成之后采用焊接的方式“接管”、“堵孔”,由于铜的焊接比较困难(必须将工件预热至700~800℃),所以对于像铜冷却壁这样大型的冷工件,接管和堵孔焊接成本较高,而且质量不易保证——容易形成应力集中、裂纹和夹渣等缺陷,进而影响使用性能,留下安全隐患。另外,“接管”或“堵孔”容易导致水流通道的不光滑,提高水的阻力,造成能源的浪费。由于机械加工成本增加,导致钻孔轧制铜冷却壁价格昂贵,竞争力下降。霍高文公司的MTT铸管铜冷却壁,以Monel管作为冷却水管铸入本体,由于Monel管的导热性远远低于纯铜的导热性,铸造出的铜冷却壁其导热性能已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扁形纯铜管高炉冷却壁,具有抗压强度高,无堵头,无焊接,通水阻力小,炉衬薄扩大炉容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埋扁形纯铜管高炉冷却壁,包括壁体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和壁体内部的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为圆形纯铜管。
所述的扁形冷却管道4和圆形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采用预埋纯铜管铸造成型,预埋纯铜管由整根铜管弯制成型,无焊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为:冷却管道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为圆形纯铜管的一体式结构,这样解决了冷却铜管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无堵头,无焊接,通水阻力小,抗压强度高,不存在漏水隐患,使用无后顾之忧。冷却铜管采用扁管,可以增大冷却面积,提高冷却壁冷却能力,减薄冷却壁本体的厚度,扩大炉容,此冷却管道,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本体采用一次铸造成型无须机加工,大大减少了机加工的工作量,施工简单,而且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扁管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壁体1,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和壁体内部的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为扁形纯铜管,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为圆形纯铜管,采用石墨铸型,由整根铜管弯制成壁体内冷却管道4为扁形,进水管道2,出水管道3为圆形的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新伟,未经阮新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