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垃圾桶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7031.2 | 申请日: | 200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亮 |
| 主分类号: | B65F7/00 | 分类号: | B65F7/00;A61L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杀菌 消毒 功能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净化功能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以往所使用的垃圾桶,虽然结构式样繁多,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以往的这类垃圾桶却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垃圾桶内无杀菌消毒装置,无法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杀菌、消毒、除臭等。众所周知,在垃圾放入垃圾桶后,因垃圾一般都由有机物、无机物或者是有机物与无机物混合而成,比如油渍物、食物残渣、化学废料等,常因在垃圾桶内放置的时间较长而发生霉变,滋生细菌,发出难闻的气味,甚至招徕蚊蝇,严重影响了室内环境卫生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专利号为:03206291.5,授权公告号为:CN 2628487Y,公开了一种消毒垃圾桶,其采用化学药剂消毒的方法,将消毒药剂灌装在桶体上方的压力喷雾器内,并通过每次喷射进行杀菌消毒。但此结构的垃圾桶化学药剂的喷洒容易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其推广使用。
此外,也有采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的垃圾桶,如专利号为:200320102596.3,授权公告号为:CN 2670283Y,公开了一种杀菌消毒垃圾桶,其采用电子控制杀菌消毒装置,利用紫外线照射造成细菌和病毒的死亡。但此种垃圾桶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光热杀菌消毒能量消耗大,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成本低,且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垃圾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垃圾桶,包括有外桶、内桶及桶盖,所述的外桶底板上安装有杀菌消毒装置,其包括有控制电路板、臭氧发生器以及气泵,其中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桶上的电源接口连接,臭氧发生器和气泵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气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与臭氧发生器连通,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进入内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桶盖内侧上设置有出气嘴,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出气管与出气嘴连通。
所述的外桶内设置有隔板,其位于内桶与底板之间。
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一盒体内,盒体的开口安装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技术相比,通过在外桶底板上安装杀菌消毒装置,取代了原先利用化学药剂或者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的结构方式,利用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对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杀菌、消毒、净化等,避免了垃圾桶内垃圾因放置时间长而发生霉变,起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且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耗小,成本低,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物质生活需求。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视图。
图中:1、外桶 11、底板 12、电源接口 13、导线
2、内桶
3、桶盖 31、出气嘴
4、杀菌消毒装置 41、控制电路板 42、臭氧发生器
43、气泵 44、输气管 45、出气管 46、盒体 47、盖板
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一种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垃圾桶,包括有外桶1、安放在外桶1内的内桶2及与外桶1铰接的桶盖3,所述的垃圾桶可以为脚踏式开启、感应式开启或者手工开启等。在外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底板11,在底板11上安装有杀菌消毒装置4,其包括有控制电路板41、臭氧发生器42以及气泵43,其中控制电路板41通过导线13与设置在外桶1上的电源接口12连接,电源接口12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导通,臭氧发生器42与控制电路板41安装在一盒体46内,盒体46的开口设置有盖板47,臭氧发生器42和气泵43分别通过导线13与控制电路板41连接,气泵43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44与臭氧发生器42连通,臭氧发生器42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管45进入内桶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桶盖3内侧上设置有出气嘴31,臭氧发生器42的输出端通过出气管45与出气嘴31连通,臭氧发生器42产生的臭氧经过出气管45进入内桶2,并对内桶2内的垃圾进行杀菌消毒净化。所述的外桶1内设置有隔板5,其位于内桶2与底板11之间,避免杂物进入外桶1底部影响杀菌消毒装置4正常运作。
当本实用新型接通外接电源后,控制电路对臭氧发生器42产生高压电路,促使臭氧发生器42运作产生臭氧,同时在气泵43的作用下,臭氧经出气管45及出气嘴31进入内桶2。臭氧所具有的强氧化能力致使细菌、病毒死亡,并且可以快速分解那些产生臭味和其它异味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另外,臭氧会自行分解为氧气,不会产生残留污染,灭菌后不需通风换气,为一种十分理想和对环境十分有利的除臭灭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亮,未经王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7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