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6183.0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9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平;唐崇俭;陈建伟;胡宝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切片 生物反应器 | ||
1.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反应器本体,在反应器本体内设有升流式反应室(2)、沉淀室(9)、两级沙漏状三相分离器,反应器本体壳体分上下两个部分,反应器本体下壳体由升流式反应室(2)圆筒与渐扩管组成,通过法兰(8)与反应器本体上壳体沉淀室(9)圆筒相接,在反应器本体下端设有进水管(1),反应器本体上端设有沼气收集管(16),升流式反应室(2)内设有旋转式多切片气涌消除器,旋转式多切片气涌消除器由中心杆(3)和多个复合切片单元(4)组成,升流式反应室(2)上设有沉淀室(9),沉淀室(9)内设有两级沙漏状三相分离器,两级沙漏状三相分离器通过水平支撑板(14)固定在反应器本体壁上,水平支撑板(14)上设有出水折流挡板(13),在出水折流挡板(13)处设有出水管(12),在两级沙漏状三相分离器下沿设有污泥回流缝(7)、排泥口(6),在反应器本体设多个取样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式多切片气涌消除器由固定在中心杆(3)、间隔距离为50~100mm的5~10个复合切片单元(4)组成,上下相邻复合切片单元(4)之间呈30°~50°错开,相邻复合切片单元之间的间距由下到上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式多切片气涌消除器复合切片单元(4)由3~6块切片组合而成,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内,单块切片长18~25mm,宽10~20mm,各切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式多切片气涌消除器中心杆(3)由带有三个凹槽的细棒构成,凹槽沿细棒横截面均匀分布,每个凹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凹槽深度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级沙漏状三相分离器设有三相分离器I室(10)、三相分离器II室(15),上、下两室通过泥气提升管(11)相接,泥气提升管(11)与三相分离器I室(10)渐缩管之间的夹角γ为30°~50°,三相分离器II室(15)渐扩管与水平支撑板(14)之间的夹角β为40°~50°,三相分离器I室(10)集气罩下沿至液面的距离a与液面至三相分离器II室(15)下沿的距离b之比为4~6∶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流式反应室(2)呈圆筒状,高径比为7~10∶1,升流式反应室(2)的横截面积S1与沉淀室(9)最大横截面积S2之比为1∶4~6,与泥气提升管(11)的横截面积S3之比为5~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室(9)体积与反应器总体积之比为0.5~1.0∶2.4~2.7,外圆筒渐扩管与基准水平面的夹角α成50°~70°,污泥回流缝(7)间距为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多切片厌氧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折流挡板(13)呈圆筒形,内径40~70mm,高度40~50mm,出水折流挡板(13)下沿深入液面20~30mm,在出水折流挡板(13)上高于液面10~15mm处设置1~4个通气孔,孔径5~10mm,出水管(12)穿过沉淀室(9)外圆筒和出水折流挡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61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课桌
- 下一篇:LCD数字电视寄存器地址共用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