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备聚四氟乙烯棒材的热压挤出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934.7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9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根源 |
主分类号: | B29C47/08 | 分类号: | B29C47/08;B29C47/30;B29C47/66;B29C47/78;B29C47/92;B29C47/54;B29K2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四氟乙烯 热压 挤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四氟乙烯棒材的制备设备,尤其涉及用热压挤出法制备聚四氟乙烯棒材的热压挤出机。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塑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它具有自润滑性能好,磨擦系数低,耐高低温,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绝缘性能和不粘性,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石油,化工,食品、轻工等行业。
现有的聚四氟乙烯塑料棒材一般采用热压挤出制备。现有的棒材热压挤出机,主要是卧式的。如图1所示,挤出机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液压系统1、油缸2、料斗6、机身8、顶杆3等。这种卧式机结构,存在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产量低,一次只能推出一根棒材,速度太慢不能满足客户定单需求;(2)、下料不流畅,很容易出现堵塞料斗现象,使推出的棒材断裂;(3)、料斗太高工人装料劳动强度大,下料不方便不易落料;(4)、机器大占用空间多,且结构复杂不易装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卧式棒材热压挤出机制备聚四氟乙烯塑料棒材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高、下料流畅、棒材质量稳定的立式热压挤出机。
聚四氟乙烯棒材热压挤出专用热压挤出机,包括机架、机身、顶杆、料斗、挤出管,所述的机身竖直设置,料斗设置在机身上方,挤出管竖直设置在机身内,顶杆设置在料斗上方并正对挤出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内至少设置有2条挤出管,并设置相应数目的顶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挤出管由上至下由成型腔、冷却腔、3节加热腔组成,冷却腔外设冷却水盘,3节加热腔外设有导热套,成型腔连接料斗,顶杆正对成型腔。
作为再优选,所述的3节加热腔的温度设置分别为250~280℃,350~380℃,200~250℃。
作为优选,顶杆设置在安装座上由油缸驱动,并设有导轨,安装座在导轨上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棒材在热压挤出机内竖直出料,提高挤出速率,聚四氟乙烯粉料在挤出机内下料流畅,避免了堵塞料斗现象,提高了棒材质量。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热压挤出机内设置多个挤出管,实现多棒材同时挤出,进一步提高效率。但如果采用水平出料的话,粉料下料不流畅则无法实现多棒材同时挤出。
另外,由于棒材的是竖直出料,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压挤出机挤出棒材的压力为80~150pa左右,挤出速度每小时0.8~1.2米,保压时间在30~60秒,提高了出料的速度,同时又稳定了产品的质量。热压挤出机采用1节冷却3节保温,冷却为了避免下部的热量传给进料器使粉料结块;3节保温第一节,第二节逐级升温,有利于棒材的质量;第三节降低温度,防止挤出涨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聚四氟乙烯棒材热压挤出专用热压挤出机,结构简单,可以上、下楼层安装,解决了料斗太高工人装料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下料方便,易于落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卧式热压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热压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身和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但并不为实施例所限制。
如图2所示的聚四氟乙烯棒材热压挤出专用热压挤出机,由液压系统1、油缸2、顶杆3、机架7、料斗6和机身8组成,油缸2、顶杆3、料斗6和机身8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7上。机身8竖直设置,顶杆3设置在料斗6上方,料斗6设置在机身8上方,机身8内竖直设置有4条挤出管9。
如图2所示,顶杆3设置在料斗6上方并正对挤出管9。顶杆3设置在安装座4上由油缸2驱动,油缸2由液压系统1驱动。机架7上设有导轨5,安装座4在导轨5上做往复运动。
如图2、图3所示,每条挤出管9由上至下由成型腔12、冷却腔13、3节加热腔14、15、16组成,冷却腔13外设冷却水盘10,3节加热腔14、15、16外设有导热套11,成型腔12连接料斗6,顶杆3正对成型腔12。
上述的热压挤出机工作时,聚四氟乙烯在热压挤出机内竖直出料,3节加热腔14、15、16的温度设置分别为270℃、370℃、230℃,挤出棒材的压力为100pa,挤出速度每小时1米,保压时间在4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根源,未经杨根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音五线谱板
- 下一篇:三室真空渗碳气淬油淬多用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