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空调扇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5572.1 | 申请日: | 2007-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8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倪伯杨;刘衍;毛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伯杨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晓峰 |
| 地址: | 315332浙江省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扇,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的空调扇。
背景技术
空调扇基本上采用将室温的水气化达到降温目的,由于夏天室内气温较高,因此降温效果有限,因此有人设计了“一种空调扇”,公开日为2002.01.30,专利申请号01208542,它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风机和水箱,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处设有吸水帘,所述吸水帘与所述水箱相连,还设有使进入到吸水帘的水降温的制冷装置,在该专利中提到所使用的降温的制冷装置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低压回流管、高压排气管、毛细管和干燥过虑器,相当于将空调制冷的组件“搬”到空调扇内,结构复杂,所需安装这些部件的空间也较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空调扇结构复杂、体积大以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空调扇体积,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制冷空调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空调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水箱、滴水槽、吸水装置和风机,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水箱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片,壳体上还设有散热进风口、散热出风口和散热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内对称设置有风机、滴水槽、吸水装置和进风口,左右吸水装置与进风口位置相匹配。对称设置风机、滴水槽、吸水装置和进风口,可以成倍增加制冷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水装置为赛代克湿帘,其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可以增加制冷效果。
工作原理:风从进风口进去,穿过吸水装置,通过吸水装置的作用,水吸热蒸发使空气温度降低,再经风机的作用后从壳体的出风口将风吹出,从而达到制冷目的向。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降低空调扇体积,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附图1,一种制冷空调扇,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水箱7和对称设置有滴水槽3、吸水装置4和离心风扇5,壳体1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112上开设有进风口114和进风口115,壳体1的前侧板设有出风口116,进水口6设置在壳体1上方,通过水管14与水箱7相连,水箱7通过水管15与滴水槽3相连,水箱7内的水通过水泵10输送到滴水槽3,水箱7内设有半导体制冷片8和散热片9,壳体1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112对称设有散热进风口117,在后侧板118上设置有散热出风口13和散热风机12。
制冷过程:初运行时,加水到进水口6由水管14直接流到水箱7,水箱7的水经过半导体制冷片8作用后变成冷水,由水泵10经水管抽到滴水槽3,冷水就滴到滴水槽3下面的吸水装置4,最终经水管流回水箱7中进行再次冷却,从而形成循环。
制冷散热过程:半导体制冷片8工作,一边使水箱7的水冷却,另一边产生的热量经散热片9由散热风机12从后面板118上散热出风口13排出.如附图中小箭头所示风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伯杨,未经倪伯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灯专用灯具
- 下一篇:连接车架、前面板和下护板的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