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扶梯梯级横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5493.0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1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彭年俊;张广山;张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晓隆 |
主分类号: | B66B23/12 | 分类号: | B66B23/1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5806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扶梯 梯级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梯梯级横梁,特别是一种轻型扶梯梯级横梁,属于扶梯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组装式扶梯梯级包括一组平行的三角架以及连接于其上的踏板组件、踢板组件、主轮轴座、辅轮座和辅轮。为了加强扶梯梯级的承载强度,特别是加强承受来自踏板组件等竖直方向的力的作用,并限制相互平行的三角架发生位移,通常在三角架前端、踏板组件下方、踏板组件与踢板组件结合处内侧以及三角架后端、踢板组件前方等位置安装横梁。这种结构横梁的梁体由金属板材压折制成,整体为长条形,包括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通过螺接或焊接方式与相应的踏板组件、踢板组件以及两片平行的三角架连接。为了保证扶梯运行时,梯级承载强度符合安全运行标准以及梯级整体结构的稳定,防止横梁因强度不足而扭曲弯折,梁体需选用较厚重的金属板材,因此采用这种结构横梁的扶梯梯级重量较重,生产成本高,梯路运行时电能耗费大、运行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结构扶梯梯级横梁用材较厚重的缺陷,提供一种自身重量轻,承载强度符合安全运行标准的轻型扶梯梯级横梁。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轻型扶梯梯级横梁,包括一长条形梁体,梁体一面为第一安装面,另一面为第二安装面,其特征在于梁体上设有内凹加强部。内凹加强部可在梁体本体上形成,能有效增强梁体的抗弯折、抗扭曲强度。由于内凹加强部可有效增强梁体强度,在满足梯级运行承载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比现有梁体厚度薄的板材制造,实现同规格的梯级总重降低。本案的“内凹”是相对视面而言,故亦可为“外凸”,二者是同样的技术含义。
所述的内凹加强部为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上内凹形成的条形加强埂。设置向梁体内侧凹陷的条形加强埂,可有效防止梁体因来自踏板组件、乘客重量以及三角架等力的作用产生扭曲弯折。增加梁体强度以承受竖直方向上更大的的力的作用,亦有助于增加梁体抵抗来自两片三角架相对移动产生的扭力及抗弯强度,提高在承重状态下的抗弯折性;在满足梯级运行承载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梁体可采用比现有厚度薄的板材制造,实现同规格的梯级总重降低;条形加强埂可单独或同时设于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连续或间隔连续状设置,可设置一条或若干条平行的条形加强埂。
所述的内凹加强部包括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的交汇棱上内凹形成的复数个加强筋。梯级运行时,横梁须承受来自踏板组件及乘客重量等竖直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交汇棱上内凹形成的加强筋,在梁体内侧呈大致垂直于交汇棱的突起状,不仅增加第一、第二安装面的强度以支承更大的竖直方向上的力的作用,保持两者夹角稳定,亦有助于增加梁体抵抗来自两片三角架相对移动产生的扭力及抗弯强度,提高第一、第二安装面在承重状态下的抗弯折性;同时分散了弯折板材产生的应力,令成型梁体的第一、第二安装面更平整。因此,在梁体强度满足梯级运行承载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比现有梁体厚度薄的板材制造,实现同规格的梯级总重降低。
所述的加强筋是在交汇棱本体上冲压内凹形成,延伸于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在交汇棱上直接冲压加强筋,加工方便,增强梁体强度效果明显。
所述的内凹加强部还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上内凹形成的条形加强埂。在交汇棱上和安装面的一面或两面同时设置加强筋和加强埂能有效增强梁体强度,可明显减薄梁体厚度、减轻重量。
所述的梁体为梯级前横梁,所述的加强筋设于交汇棱上,所述的条形加强埂设于第二安装面上。梯级前横梁连接于梯级三角架前端,踏板组件下方。同时设置加强筋和加强埂的梁体强度更好,特别是增强了梯级前横梁第二安装面在竖直方向上的承重强度,可采用厚度更薄的板材制造梯级前横梁,减轻梯级总重。
所述的梁体为踢板上横梁,所述的加强筋设于交汇棱上,所述的条形加强埂设于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踢板上横梁连接于梯级踏板组件与踢板组件结合处内侧。在交汇棱上和两安装面同时设置加强筋和加强埂令踢板上横梁第一、第二安装面的抗弯折扭曲性更好,梁体整体强度明显提高,因此,可采用厚度更薄的板材制造,减轻梯级总重。
所述的梁体为踢板下横梁,所述的加强筋设于交汇棱上,所述的条形加强埂设于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上。踢板下横梁连接于梯级三角架后端,踢板组件前方。在交汇棱上和两安装面同时设置加强筋和加强埂令踢板下横梁第一、第二安装面的抗弯折扭曲性更好,梁体整体强度明显提高,因此,可采用厚度更薄的板材制造,减轻梯级总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晓隆,未经顾晓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5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