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作直线振动电机的电磁振动冲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971.6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4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一定 |
主分类号: | H02K33/12 | 分类号: | H02K33/12;B06B1/04;B25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16云南省昆明市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直线 振动 电机 电磁 冲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振动冲击器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电磁振动冲击产生定向的振动激励力的装置一般是用一个标准的电磁铁和复位弹簧组成系统,用交流电经半波整流激励。这种系统是由电磁力驱动电磁铁衔铁或铁心与线圈运动并使它们发生冲击碰撞将电磁能转化为电磁铁的动能,碰撞之后截断激励电流、电磁铁衔铁或铁心与线圈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以进行下一次冲击,这是单向冲击的结构。也有用两个标准电磁铁对置以产生对向的冲击。
传统的电磁振动冲击器的运动部件一般为衔铁,其体积大、质量大、运动的惯量比较大(如果是铁心和线圈做运动、则惯量更大),因此其运动的频率不可能很高。
传统的电磁振动冲击器都要用弹簧以使运动部件复位,弹簧的阻尼要消耗不小的电磁力,这使得系统的效率降低,同时弹簧因承受高频的交变载荷而使其寿命受到很大影响。
传统的电磁振动冲击器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其工作间隙都比较小、一般在1毫米左右,这时系统的电磁力都比较大。但是、电磁铁所做的功是电磁力和电磁力作用的距离的乘积,工作间隙(即电磁力作用的距离)决定了这种冲击器的冲击功不容易作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的一种以脉冲电源激励的电磁振动冲击器。它仍然是两个电磁铁对置、但电磁铁的结构不同于标准的电磁铁,而且省掉了消耗能量的复位弹簧,使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适于运用的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装置由共用一个衔铁(10)(冲击活塞)的两个电磁铁组成:(1)、(2)、(5)、(8)和(9)是铁心;(3)和(7)是轭铁(外壳);(4)和(6)是电磁线圈。如图1所示仅为一原理示意图,本装置可以在任意角度安装、铁心(2)和(8)都可以作为安装底座。当上部线圈(4)通电激励时、铁心(1)、空气隙(工作间隙)、衔铁(10)(活塞)、铁心(5)、轭铁(3)、铁心(2)形成闭合磁回路,在空气隙中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使衔铁(10)(活塞)向上运动并冲击铁心(1),将电磁能转化为整个装置向上运动的动能。当向上的冲击完成后、线圈(4)断电的同时线圈(6)通电激励,此时铁心(9)、空气隙(工作间隙)、衔铁(10)(活塞)、铁心(5)、轭铁(7)(外壳)、铁心(8)形成闭合磁回路,在空气隙(工作间隙)中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使衔铁(10)(活塞)向下运动并冲击铁心(9),将电磁能转化为整个装置向下运动的动能。如此循环往复、在按一定频率分别通入电磁线圈4和6的脉冲电流激励下使整个装置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衔铁10)的体积、质量是根据冲击器的工作频率、冲击能量而设计的,高频振动时质量小、运动惯量小、反应灵敏;低频时质量大,运动惯量大、冲击能量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间隙(空气隙)远比传统的要大,在低频运用时可以很大以获得较大的冲击能量;而在高频运用时可以很小以获得很好的频率响应。
本实用新型装置和传统电磁振动器比较,工作频率可以很高、冲击能量可以很大,故适于运用的范围更广、更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更容易制造,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装置由共用一个衔铁(10)(冲击活塞)和一部分铁心(5)的两个电磁铁组成。两个电磁铁的纵轴线重合、以铁心(5)的厚度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布置。(1)、(2)、(5)、(8)和(9)是铁心;(3)和(7)是轭铁(外壳);(4)和(6)是电磁线圈。当上部线圈(4)通电激励时、铁心(1)、空气隙(工作间隙)、衔铁(10)(活塞)、铁心(5)、轭铁(3)、铁心(2)形成闭合磁回路,在空气隙中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使衔铁(10)(活塞)向上运动并冲击铁心(1),将电磁能转化为整个装置向上运动的动能。当向上的冲击完成后、线圈(4)断电同时线圈(6)通电激励,此时铁心(9)、空气隙(工作间隙)、衔铁(10)(活塞)、铁心(5)、轭铁(7)(外壳)、铁心(8)形成闭合磁回路,在空气隙(工作间隙)中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使衔铁(10)(活塞)向下运动并冲击铁心(9),将电磁能转化为整个装置向下运动的动能。如此循环往复、在按一定频率分别通入电磁线圈(4)和(6)的脉冲电流激励下使整个装置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一定,未经陈一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