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浸在高含固浆液工作的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04859.2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洪其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自主择业集团西原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18 | 分类号: | B01D21/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31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含固 浆液 工作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装置上的轴承,尤其是一种处在澄清槽的高含固淤浆中工作的轴承。
背景技术
化工液固分离工艺中澄清是一种常用、简单、有效而又节能的方法。转耙即是从澄清槽中把底部含固量很高的淤酸排出的设备。目前所用的转耙的耙轴是很长的悬臂轴,工作负荷又集中在下端,刚性不足,运转中下部有较大偏摆,造成槽底淤酸排出锥体口的防腐碳砖和衬胶层磨坏,也造成设备的损坏。但如果在下部设置轴承支撑,则轴承将浸在含固量很高的酸、碱泥液中工作,很容易损坏,并且为了满足耙轴提升一定行程的位移要求,所以常规的设计耙轴下端都没有轴承,采用的是悬臂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浸在高含固浆液工作的轴承,其结构简单,可有效解决长耙轴运转时下部较大偏摆的问题,同时还适宜在高含固淤浆中工作。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澄清槽和耙轴的下端装有过盈配合的管状结构滑动轴承,轴承体延伸出澄清槽的管端装有排泥阀。
滑动轴承的轴承体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轴承装在一中空管后再固定在澄清槽底部,中空管上钻有一系列排泥孔,轴承套连接在耙轴的下端;另一种是轴承装在一中空管后再连接到耙轴的下端,轴承套固定在澄清槽底,且轴承套上钻有一系列排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化工液固分离装置中耙轴转速十分慢,通常为0.05转/分~0.15转/分,而且随着旋转偏摆耙轴也发生类似行星轮的公转,所以设计一种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盈配合的管状轴承,就让耙轴下端轴在管状轴承约束下旋转,达到对耙轴的径向定位要求,同时又满足了提升一定行程的位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耙轴1、集泥锥锥体2、轴承套3、轴承4、排泥孔5、排泥阀6、中空管7、中空管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澄清槽的集泥锥锥体2底部固定有一根长度大于1000mm的不锈钢中空管7,上面安装有轴承4,耙轴1的下端装有另一根长度大于1000mm的不锈钢轴承套3,与轴承4形成过盈配合的滑动轴承,在轴承体延伸出集泥锥锥体2的管端装有排泥阀6,轴承套3与轴承4的配合间隙小于20mm,既满足了耙轴1定位约束的要求,使下端偏摆限制在±10mm内,也满足了耙轴1提升900mm后轴承仍然能有效工作。中空管7上钻有一系列排泥孔5,可将进入管状轴承中的淤泥排到集泥锥锥体2中。
图2为滑动轴承的轴承体布置的另一种方式,澄清槽的集泥锥锥体2底部固定有一根长度大于1000mm的不锈钢轴承套3,耙轴1的下端装有另一根长度大于1000mm的不锈钢中空管8,其下端安装有轴承4,轴承套3与轴承4形成过盈配合的滑动轴承,在轴承体延伸出集泥锥锥体2的管端装有排泥阀6,轴承套3与轴承4的配合间隙小于20mm,,既满足了耙轴1定位约束的要求,使下端偏摆限制在±10mm内,也满足了耙轴1提升900mm后轴承仍然能有效工作。轴承套3上钻有一系列排泥孔5,可将进入管状轴承中的淤泥排到集泥锥锥体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自主择业集团西原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自主择业集团西原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保险管
- 下一篇:抽油机井口防泄露长效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