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沼气池的U型进料管及通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474.6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开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开敏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永昌 |
地址: | 655416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池 进料 通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安装在沼气池进料处的管体及其防止管体阻塞的工具。
背景技术
通常的沼气池的进料是通过一个进料口实现的,此种进料结构是在池体盖板上或池壁一侧开具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口,使其与池内腔相通即可。结构简单,其功能只是起到让沼料进入到池内的作用。而自动援延进出料沼气池设置了一个进料池,可以使进料池不仅起到接受沼料的作用,还能解决池内表层不结壳的问题,从而提高沼气池的产气效果。但这样的沼气池结构,因较通常沼气池多了一个转换池,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池体相对造价高。申请号“200520099886.6”的专利申请技术,虽然提供了用U型进料管取代进料池的技术,但进料管必须在建池过程中预先嵌入进料池与发酵池间的隔板中,带来拆卸和安装不便的问题。其中通管器管头的结构,在使用中还易被卡阻,造成操作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沼气池的U型进料管及通管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使U型进料管从结构上适应安装、拆卸和方便通管器的操作,相对应的通管器的管头形状在操作中不会被卡阻。
一种沼气池的U型进料管及通管器,其中,U型进料管成U字形状,通管器由器柄、管头和将两部分连接为一体的弹性管茎构成;关键是U型进料管由直管、跨壁管和翻料管三部分连接而成;其连接部分制有相互套接的接口,且从直管、跨壁管到翻料管三段后者套在前者的管口部的连接结构;翻料管段的内径至少可以容纳跨壁管,二者弯曲的弧度相同。通管器的管头与管茎连接部制成锥面。
按照上述方案即制成一种专用于沼气池进料的沼气池的U型进料管及通管器,使用时,将U型进料管安装到进料池与发酵池间的隔板上的适当位置,其中,翻料管伸进到发酵池内腔上空;直管部分处于进料池位置,并与沼气池的进料口连通。通管器用于在U型进料管发生堵塞时,从U型进料管的直管口插入,推动管腔内的阻塞物,从翻料管口送入发酵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U型进料管,实现了沼气池进料过程能冲击发酵池的沼料翻滚的作用,促进发酵,避免液面结壳。同时,简化自动援延进出料沼气池的结构,又可减少建池的材料和施工量。使用通管器,解决U型进料管可能的阻塞问题,管头内端制成锥角,避免通管过程,管头被卡,难于抽回的现象。并有利益产品的包装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通管器结构形状图;
图2是U型进料管外形及结构图;
图3是U型进料管在沼气池中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为一个实施例,对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3、1,U型进料管10的外形呈U字形,它由三段套接构成。其中翻料管6做成内腔尺寸可容纳跨壁管5,且管口下沿向外延伸,以避免通管器管头3卡于管口外,同时保证进入的沼料流畅,减少堵塞现象的出现;即使出现堵塞,也容易使用通管器清除堵塞。中部是跨壁管5,安装时,此管横跨沼气进料池8与发酵池7间的隔板,内端与翻料管6的细端固接,外端与直管4下端固接。直管4上端与沼料进料池8及储料池9连通。这样,经过初步处理后在储料池9中的沼料通过U型进料管10在液压落差的作用力下,推压到发酵池7的过程中,沼料经过U型进料管10的翻料管6产生一个上扬的运行轨迹,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使沼气池7中的沼料发生翻滚搅动,促进发酵效果和产气能力。由于U型进料管10采用三段套接构成,既有利益安装使用和拆换,也有利益生产加工,实现工厂化生产以及产品包装。
参照图1,为了解决U型进料管10在沼气池7中长期使用,可能因沼料处理时的粒度过大,造成堵塞问题,设计了通管器。其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前端是一个管头3,做成柱状,它与中段的管茎2连接部制成锥面,有利操作过程中回抽时不被卡堵。中段为管茎2,用弹性材料制成,既有较好的弯曲能力,又有一定的刚性特点,在通管过程中能较好的传递通管的推力。后端是一个手握的器柄1,以手握操作方便作设计考虑。
按照上述方法即可制成U型进料管及通管器。作为沼气池技术的应用部件,能较好的提高沼气池的产气能力,避免发酵池液面的结壳,降低建池成本和工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开敏,未经付开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