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323.0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雁超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7560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常用品,特别涉及下水道的下水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的地漏是靠水封防臭、防虫,当水封的水位下降或者干枯时,下水道内的臭气便会沿地漏上升到地面,有时还会有虫子爬出。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44967.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防臭地漏”,它是用做室内外下水道地漏,是在现有注塑塑料地漏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含有壳体、倒杯形水封盖,壳体上有环形水封槽,在壳体的落水唇口的上方、水封盖的下面有一个自由的内封盖,该内封盖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该项发明申请只是在地漏原有的基础上,在落水孔的唇口上增加了内封盖,当有水流时,水的浮力会使内封盖浮起,而不影响水流向下水道,又由于水封盖杯体的束缚,封盖只能在水封存盖杯体内自由浮动,不会被较大的流水冲走,这时靠水封作用不会反臭,但是内封盖是发泡或中空塑料,天长日久,进入地漏水中的淤泥会沉积于封盖内外的空隙中,使其密度增大,当水进入地漏时,不能上浮而失去漏水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有效地防臭、防虫的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臭地漏,由壳体、水封盖杯体、水封槽、落水孔、圆孔和浮球组成,水封盖杯体与壳体密闭盖接,落水孔为水封盖杯体笼罩,杯身位于壳体与落水孔形成的水封槽内,杯身长度小于壳体长度,在壳体密封的底部落水孔的位置有一圆孔,圆孔上放置有浮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浮球是质轻或中空的球,还可以是乒乓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底部在水孔的位置为倒锥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传统地漏的水封槽,同时将地漏的壳体底部密封,在落水孔的位置高一圆孔,并在圆孔上放置一个浮球,当有流水时,浮球就会浮起来,使水从落水孔流入下水道,由于水封盖杯体的束缚,浮球不仅能在水封杯体内活动,无流水时,浮球便会下落到落水孔下的圆孔里,盖住圆孔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即使是在水封槽内的水位太低或干枯时,也能杜绝地下管道反臭及蚊早爬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防臭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水封盖杯体,3-水封槽,4落水孔,5-圆孔,6-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臭地漏,水封盖杯体2与壳体1密闭盖接,落水孔4为水封盖杯体2笼罩,杯身位于壳体1与落水孔4形成的水封槽3内,杯身长度小于壳体1长度,在壳体1密封的底部落水孔4的位置有一圆孔5,圆孔5上放置有浮球6,浮球6可以是质地较轻的乒乓球,还可以是质轻或中空的其它球形物,在本实施例中,球6为乒乓球,壳体1底部在落水孔4的位置为倒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雁超,未经黄雁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