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冷热流体循环系统的输送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271.7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1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光杰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0052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热 流体 循环系统 输送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节能类机械产品,具体涉及一种流体输送中的节能装置,可用于中央空调或自来水厂等需要流体输送的系统中。
背景技术:
由于众所周知的能源现状,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中央空调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密切相关,典型的中央空调机组系统,主要由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及主机三部分组成,中央空调系统工作时,制冷所需的冷冻水、冷却水流量通常都低于设计流量,这样就形成了中央空调低温差、低负荷、大工作流量的工况。在没有使用节能系统前,工频供电下的水泵始终全速运行,管道中的供水流量只能通过阀门或回流方式调节,这必会产生大量的节流及回流损失,同时也增加了电机的负荷,白白消耗了许多电能;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在中央空调系统中接入变频节能系统,利用辅以智能控制技术的变频技术改变水泵转速来调节管道中的流量,以取代阀门调节及回流方式,能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一般节电率可达20-30%;然而,变频技术只是通过电汽参数的调控来控制功率的输出,从而达到需求和能量的匹配,对电汽特性的调节器控,存在着结构复杂,组件繁多,故障率高,施工复杂,维护成本高等缺点,同时对水泵电汽参数的调整存在着对空调主机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以变频技术为核心的节能降耗产品的普及性并不太高,还有必要开发出更先进的节能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身不耗能的、完全机械设计的新型的流体输送节能装置。
一种用于冷热流体循环系统的输送节能装置,为一轴向与流体流向平行的中空套管,且其内管壁和外管壁在入口端相连;在其内管壁上设有侧流孔,且内管壁、外管壁之间辅腔内设有与侧流孔连通的管路。
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内管壁和外管壁之间的辅腔内,依次间隔设吸水室、增压室、和喷射室,所述侧流孔设于入口端和吸水室之间位置,所述管路设于吸水室、增压室、和喷射室之中。
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内管壁和外管壁之间的辅腔,被吸水室、增压室、和喷射室依次分隔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
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吸水室内具有与套管轴向平行的管路,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一空腔连通,出液口与第二空腔连通。
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增压室具有缠绕内管壁的螺旋管路,螺旋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二空腔连通,出液口与第三空腔连通。
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喷射室具有与套管轴向平行的管路,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三空腔连通,出液口与第四空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套管两端头设有法兰。
如上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套管为多段,每段之间以法兰密封连接。
如上所述的输送节能装置,所述侧流孔为一个或多个。
采用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整体上采用了夹层嵌套式结构,并在部分嵌套管层内通过螺旋管路实现增压,最终在主管路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增压,大大提高流体的传输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流体阻力,使循环系统对水泵的功率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实现系统节能。本实用新型是从与变频技术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达到节能的目的,即通过机械手段对流体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水泵的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小功率水泵即可完全达成原先大功率水泵对应效果的节能目的。并且,其结构新颖独特,直接加装在流体输送管路中,使用时也无需复杂的调节器控,从而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体输送节能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装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使用时的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流体输送装置为中空的套管,内管壁2中为主流腔8,外管壁1和内管壁2之间具有辅腔3,且在套管的入口端(按图中箭头所示为流体流向,本例中左端为入口端),外管壁1和内管壁2相连;在内管壁2临近入口端的位置开设一个或多个侧流孔4,并在侧流孔4至出口端之间的空腔3内,依次间隔设吸水室5、增压室6、和喷射室7,将辅腔3依次分隔为第一空腔31、第二空腔32、第三空腔33和第四空腔34;
其中,吸水室5内具有与套管轴向平行的管路51,管路51的进液口与第一空腔31连通,出液口与第二空腔32连通;
增压室6具有缠绕内管壁2的螺旋管路61,螺旋管路61的进液口与第二空腔32连通,出液口与第三空腔33连通;
喷射室7具有与套管轴向平行的管路71,管路71的进液口与第三空腔33连通,出液口与第四空腔34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光杰,未经张光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炉灶燃烧机传动轮式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压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