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129.2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森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森木 |
主分类号: | G01L19/12 | 分类号: | G01L19/1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表 元件 信号 传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指针式压力表中,可将位于面板前方的感测元件的信号,通过传输板,传输至位于面板后方电路单元的特殊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指针式压力表,虽可以指示压力值,但当压力值超过安全范围时,却无法自动实时发出警告。为了避免意外灾害发生,厂商于压力表中设置感测元件,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感测元件可检知指针状态,能自动发出通报、控制压力或进行紧急处置等应变措施。然而,由于感测元件为了配合指针的位置,需设置在面板前缘,但因电路单元等相关电子结构都是设置在面板后方的空间内,因此,如何将感测元件的电子信号传输到位在面板后方的电路单元,着实不易。虽可利用电线进行传输,但如何穿经面板?又是一难题,即便在面板上穿洞以利电线穿经,但该电线极有可能会去缠绕到指针,造成电线与指针的缠勾而影响指针正常指示。显然,以电线进行信号传输并无法解决当前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就感测元件与电路单元间的信号传输方式进行创新,提出一种理想实用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其用以解决感测元件的电子信号须穿经面板才能传输到电路单元的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该压力表包括有:
一本体,前缘设有面板;内部设有电路单元;
一指针,穿过一轴心设于面板上;
一前壳体,设于本体前缘;
感测元件,设于面板与前壳体间,其配合指针感测;
该感测元件设置有传输板,传输板上布设有用以传输电子信号的线路;
该面板上开设有供传输板伸探且穿经的缺槽;
所述传输板穿经面板的缺槽,然后通过电线连结至电路单元。
如上所述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其中该前壳体为透明材质制成。
如上所述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其中另设一用以调整感测元件位置的调整装置,其与感测元件连动。
如上所述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其中该传输板为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之一在于:利用硬质的传输板进行信号传输,传输板不会有习知电线勾缠指针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在于:利用面板上设置的缺槽,使得不论感测元件的位置如何调整,传输板都可以跟随感测元件在缺槽内位移,不会限制感测元件的调整作用。
为能更加详述本实用新型,列举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调整时的动作状态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压力表 2-----本体 21----接头 22----面板
25----缺槽 29----前壳体 3-----指针 31----轴心
4-----感测元件 49----调整装置 5-----传输板 51----电线
52----电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压力表感测元件的信号传输结构,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该压力表1包括有:
一本体2,本体2下方设有接头21,利用接头21输入压力,可使本体2获知压力值,本体2前缘设有面板22;该本体2内设有电路单元52;
一指针3,穿过轴心31设于本体2前缘,可将本体2的压力值配合面板22进行指示;
一前壳体29,设于本体2前缘,以透明材质制成为佳;
感测元件4,设于面板22与前壳体29间,可配合指针3进行感测,感测元件4可利用一与其连动的调整装置49进行位置调整;
该感测元件4适当处,设置有传输板5,该传输板5为电路板结构,其上布设有可传输电子信号的线路;
该面板22,其上开设有缺槽25,缺槽25可供传输板5伸探且穿经;
前述传输板5在穿经面板22的缺槽25后,以适当长度的电线51连结至电路单元52。
本实用新型中,感测元件4与电路单元52间的信号,通过传输板5来传输,传输板5为一平板硬质结构,因此可以有固定的运动路径,尤其是不存在像习知以电线实施会缠勾指针3的顾虑。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示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等效修饰或置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森木,未经高森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制造方法及半导体激光元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持型气体压力校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