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125.4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蒋荃;张祖明;刘婷婷;徐晓鹏;刘玉军;朱生高;刘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G01M19/00 | 分类号: | G0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吊顶 系统 强度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静压载荷和风压动态载荷下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标准中对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通常是在安装好的金属吊顶上加载一块1m见方的刚性平板,然后在上面均布加载160N的砝码,使金属吊顶受到均布的160N/m2的载荷,利用百分尺测量其弹性形变,然后撤去载荷,60s后的残余形变作为塑性形变。这种方法距离模拟真实环境和实际应用相差甚远,它只能反映材料在静压载荷下的变形破坏形式,而且即使是静压载荷,也很难做到均布载荷。
在实际环境中除了普通室内开、关门所产生的风速外,地铁站、机场、F1赛车场、楼房的走廊等都会因各自原因受到较大速度的风的载荷,因此,必须证明金属吊顶风载下系统强度的可靠性,从而为不同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金属吊顶提供依据,但目前国内外整个行业还没有开展此方面的实验。由上述分析可知,金属吊顶在使用过程中并非受到的是重物从上往下的压力,而是当环境有平行与金属吊顶平面的风速产生时,会在此平面下形成一定的负压,同时,风速较大时也会使整个系统产生振动,从而导致其产生形变甚至被破坏。因此,对于金属吊顶而言,一个重要的强度指标就是该系统在环境中受到不同方向和速度的风载荷时的形变及是否被破坏,而如何模拟金属吊顶服役期间的实际环境,并对此环境下其强度进行检测和表征,是对金属吊顶强度和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技术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设备,尤其是一种在静压载荷和风压动态载荷下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静压载荷和风压动态载荷下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设备,由一试样车、一工作系统、一操作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所述试样车包含:一支架、悬吊于所述支架上的多根吊杆、以及固定在支架下部的四个滑轮;
所述工作系统,为检测设备的执行部件,至少包括一外壳、一与所述外壳结合的风载模拟系统、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外壳上部有一与检测试样结合的测试口,所述位移传感器设于检测试样上;
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含一控制台,还包含与控制台连接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风载模拟系统电连接。
以上所述检测设备,所述风载模拟系统至少包含一抽风机和一压力传感器,该抽风机设在外壳外,抽风机的风口伸入外壳并保持接口的密封;所述变频器为抽风机变频器,与所述抽风机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密封系统内,通过外壳开孔插入,保持插入处孔隙的密封,位置在抽风口的远端。
以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测试口的边缘处设有弹性密封件。
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风载模拟系统至少包含一轴流风机和一风速传感器,该轴流风机设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右侧上、下部分别开有一进风口与一出风口;所述变频器为轴流风机变频器,与所述轴流风机电连接;所述风速传感器设于测试口的正下方。
以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进风口为一狭长的横向口,所述出风口为圆形。
以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外壳的进风口处设一进风口挡板,出风口处设一出风口挡板;所述外壳外另设有一压缩空气泵与两电磁阀,压缩空气泵连动两电磁阀分别控制进风口档板和出风口档板。
以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支架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安装架,该安装架滑设于下部分支架上,一调节手轮螺设于安装架上,用于悬吊试样的多根吊杆装设在安装架上。
以上所述的检测设备,所述位移传感器为多个,分布设于试样样板的多个测量点处。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设计,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设备可以通过模拟金属吊顶服役期间的实际环境,进而实现对金属吊顶的系统强度进行检测和表征,由于该设备能够模拟静压载荷和风压动态载荷,以此形成的对金属吊顶系统强度的检测方法更加科学与完备,检测结果更加可信,将作为行业检测标准推行。
为能更加详述本实用新型,列举较佳实施例以及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设备的平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控制系统框图
图4为C300条板静载弹性形变检测结果
图5为C300条板静载塑性形变检测结果
图6为C300条板风载弹性形变检测结果
图7为C300条板风载塑性形变检测结果
图8为600×800方板静载弹性形变检测结果
图9为600×800方板静载塑性形变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组对位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吊扇三合一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