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动气缸转子气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124.X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靳宇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宇男 |
主分类号: | F01L7/00 | 分类号: | F01L7/00;F02F1/18;F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012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气缸 转子 气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动气缸转子气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进、排气门对进、排气形成巨大的节流作用,流体阻力巨大,进、排气量、进排气速度及排气的彻底性受到了很大限制,其结果使发动机的效率、升功率和低排放性能受到限制,而且传统发动机的进排气门的复位是由弹簧完成的,由于其固有频率所限,发动机的转速也受到很大限制。往复式液体输送泵及气体压缩机同样因传统的进排气门具有同传统发动机同样的结构,它们的效率也有待于提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进、排气阻力小、无须弹簧复位的进排气系统,以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效率、升功率及低排放性,以及往复式液体输送泵及气体压缩机等气门装置的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旋转燃烧室暨气门装置和可变配气机构”,专利号:ZL96115471.3,授权公告日2003年5月21日,公开了一种通过复杂控制机构控制的球形旋转体配气机构,但因其结构等原因,存在下述缺陷:
1、因其旋转球体表面、尤其是与旋转球体配合的腔体内表面精确加工困难、成本昂贵,因此,很难满足发动机的高密封性要求;
2、因其本身的结构所限,装配困难,很难应用于实际,特别是应用于多缸发动机中;
3、热胀冷缩和磨损是发动机无法规避的过程,只有具有结构补偿功能,才能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维持一定的寿命。而上述专利所涉及到的技术因其结构所限,无法具有补偿功能,所以无法用于发动机的实际制造;
4、由于该技术所公开结构存在技术缺陷的原因,在旋转过程中要求旋转球体不断改变旋转速度,因此,控制装置及控制过程都非常复杂,几乎是每个气缸配一个变速箱,无法应用于实际。
因此,需要开发出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节能、环保的气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浮动气缸转子气门装置,能大幅降低动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可用于发动机、压缩机以及往复泵等设备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浮动气缸转子气门装置,包括有气缸、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进气道和排气道与气缸的连通处设为腔体;在该腔体内设有与该腔体密封接触的转子,该转子上设有气门通孔,所述转子设为圆柱形或圆台形;所述气缸设为浮动式,所述气缸的下端设有弹簧,上端与转子密封接触。
所述气缸上端内侧设有凸起。
所述气缸上端设有浮动缸套,所述浮动缸套活动设置在气缸中,且与气缸之间设有密封环,在浮动缸套底部设有弹簧。
所述浮动缸套与气缸之间设有动力学密封槽。
所述气门通孔与进气道或排气道的连通处设在转子的端面或侧面。
所述气门通孔设有两个以上。
所述腔体内设有防磨套。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带有气门通孔的转子设置在进气道和排气道与气缸的腔体连通处,转子转动过程中,随着气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进气门通孔连通进气道与气缸,或者排气门通孔连通排气道与气缸,实现吸气、排气的工作过程;采用浮动式气缸是为了气缸与转子之间磨损时进行补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可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进排气效率及发动机转速。进而,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升功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制造流体的高效输送设备及气体的高效压缩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柴油机作功行程);
图2为图1的K-K剖视图;
图3为缸套上部有台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缸套与防磨套作成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缸套上部为T型活浮动气缸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P部详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汽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进排气道在转子的两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多缸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转子气门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泵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转子气门的M-M剖视图;
图13为图11的N-N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多缸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转子气门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宇男,未经靳宇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1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粮食散装运输自动装卸罐式半挂车
- 下一篇:浮动气缸滑动气门配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