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醛吸收辅塔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015.8 | 申请日: | 200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37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雷得定;唐家源;郝丙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港伟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7/058 | 分类号: | C07C47/058;C07C45/8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醛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来产生甲醛的吸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甲醛吸收辅塔。
背景技术
甲醛制造生产工艺中以水作为溶剂来吸收甲醛气体,使其浓度不断提高,达到一定浓度后,便得到工业甲醛产品。甲醛吸收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装置生产能力的大小及甲醇单耗的高低。影响吸收的因素有温度、喷淋密度和吸收塔结构。甲醛的吸收过程是放热过程,甲醛吸收后会使吸收液的温度升高,吸收液的温度越高,甲醛气体的溶解度就越小,对吸收不利。在吸收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冷凝又会放出大量冷凝热,所以工业上采用加大循环量来带走吸收塔中的多余热量。通过冷却器用冷却水来降低吸收液的温度,以达到降低吸收温度的目的。喷淋密度表示的是每平方米塔截面积每小时流过的吸收流量,大小与循环量有关。循环量小,则由于喷洒不均所造成的沟漏现象降低了吸收效率;循环量大,则会增加系统阻力,降低允许的空塔气速,增加能耗。温度和喷淋密度对吸收的影响主要通过调节工艺参数来控制。
吸收塔结构对吸收的影响包括填料材质、填料装法和液体分布装置对吸收的影响。
传统的吸收系统由于吸收塔填料配备不合理、水冷却器换热面积偏小、换热效果差,从而使甲醛的吸收效率降低。
并且传统的甲醛吸收系统需要使用多个分离的吸收塔,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减少占地面积的甲醛吸收辅塔。一般来说,甲醛吸收系统包括甲醛吸收主塔和多个甲醛吸收辅塔,甲醛吸收辅塔越多,其甲醛气吸收率就越高,但是甲醛辅塔越多,则占地面积就越大,加大了产生甲醛成品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辅塔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把多个吸收辅塔重叠成一个竖塔,来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甲醛吸收辅塔,包括:第一吸收辅塔和第二吸收辅塔,其特征在于,第二吸收辅塔位于第一吸收辅塔之上并且通过设备法兰密封对接。
其中,第一吸收辅塔中填充由第一辅塔栅板支撑的第一辅塔填料层。
其中,在第一吸收辅塔底部的塔壁上设置第一辅塔进气管,并且在位于第一辅塔进气管之下的管壁上设置第一辅塔循环液出口。
其中,在第一辅塔填料层之上设有与塔壁上设置的第一辅塔自循环入口相通的第一辅塔分布器。
其中,第二吸收辅塔中填充由第二辅塔栅板支撑的第二辅塔填料层。
其中,在第二辅塔填料层之上设有与塔壁上设置的第二辅塔自循环入口相通的第二辅塔分布器。
特别是,在所述第二辅塔栅板与第一辅塔分布器之间设置带有升气管和溢流管的隔离板。
这种隔离板的设计可以保证第一和第二吸收辅塔或多个吸收辅塔叠加在一起,其结果是,叠加在一起的多个吸收辅塔的最后一个吸收辅塔才保留传统的尾气出口,而两个辅塔之间通过带有升气管和溢流管的隔离层实现尾气的输送和甲醛溶液的输出。
其中,在第二吸收辅塔的塔顶壁上设置第二辅塔的尾气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辅塔填料层和所述第二辅塔填料层是不锈钢波纹规整填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节省甲醛吸收辅塔的占地面积,从而节省了投资成本;
2、采用不锈钢规整网状波纹填料作为填料层可以获得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有效地避免沟漏现象,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收系统的吸收主塔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吸收系统的吸收主塔的法兰连接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4a-4c是本实用新型吸收系统吸收主塔的槽式分布器的结构图,其中图4a为槽式分布器的主视图,图4b为图4a所示槽式分布器的仰视图,图4c为图4a所示槽式分布器的A-A剖视图;
图5a和5b为本实用新型吸收系统的吸收主塔的管式分布器的结构图,其中图5a为管式分布器的主视图,图5b为图5a所示管式分布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收系统的第一吸收辅塔和第二吸收辅塔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港伟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港伟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4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埋式芯片封装制程及具有内埋芯片的电路基板
- 下一篇:防盗用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