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冷净化合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783.1 | 申请日: | 200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尚晓霞;孙秀强;郭剑波;王宪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380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合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气集输中一种油气分离常用设备和石油化工设备的空冷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空冷净化合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油气集输中,油气分离常用设备以及石油化工设备的空冷器是在天然气燃烧之前,需要先经过除油器分离之后再进入干燥器进行干燥,这样不但增加了流程环节,同时也增加了占地面积,使生产的成本投入加大。而干燥器因其结构的特点,在排污的时候有气体排放出来,这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给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不便于生产管理,且随着油田注水的开发深入,产液量不断上升,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油气中的含水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对这个工艺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净化合一装置,它可以同时完成原工艺流程中除油器和干燥器两个设备的功能,从而简化了现场的工艺流程,同时也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生产运行及检修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产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动能吸收器1、净化器进气管2、空冷器3、捕雾器4、出液管5、分离器6、分离器7、校直器8、排污管9,空冷器3通过净化器进气管2与净化器10的连接,净化器10内装有动能吸收器1,在净化器10上分别安装有分离器6、分离器7、校直器8,在净化器1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液管5、排污管9,在净化器10的顶部设置有捕雾器4。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空冷器3设置在净化器10的上部。
在净化器进气管2前方对应位置上设置动能吸收器1。
净化器进气管2上开有等径的小孔。
净化器进气管2上的等径小孔个数≥1。
净化器进气管2呈斜向,即与水平线具有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油气净化的效率,增大了油气净化的效果;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投产、运行和维护成本;实现了密集集输,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减少了因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空冷器3是油气冷却、干燥的重要构件,油气经过外部的输气管线首先进入设备的空冷器3,利用空冷器3油气中的液体在冷凝的作用下,冷凝成小液滴,初步从油气当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干燥气体的作用。经过干燥的气体和冷凝下来的液滴沿着净化器进气管2直接进入净化器10,进行再次的分离净化。由于空冷器3设在净化器10的上部,液体就直接进入到净化器10的当中,也就省去了排污的环节,从而也避免了因排污过程中伴有全哦体排放而污染环境和安全隐患的问题。
净化器进气管2采用的是斜向进气的方式,在净化器进气管2的前方设有一个动能吸收器1,使气体在进入净化器10的时候进行初分离,在净化器进气管2上同时开有多个等径的小孔,这样可使同时进入净化器10的气体和小液滴在净化器进气管2处分开,不会再次混合在一起。
在净化器10的末端采用了分离元件作为捕雾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分复用系统升级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锯红石的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