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采井高架罐简易检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3756.4 | 申请日: | 200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任今明;王顺胜;王明冲;曹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56 | 分类号: | G01F2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试采井高架罐 简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试采井高架罐检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试采井高架罐简易检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试采井高架罐检尺,采用的是人在检尺口下放带铜锤的钢卷尺到罐中的液体中,记下下入深度(a),并要读出液面在尺子上浸过的刻度(b),再根据油罐底到罐口高度(c),由公式H=c-a+b求出罐中液的高度。要计算某一时间段罐中液面上升或下降(装油)多少,必须根据两次检尺结果(H2、H1),计算液面的变化ΔH=H2-H1.存在以下不便:1、由于尺子要下到油中,要擦掉尺子上的油,工作量较大;2、计算某一时间段罐中液体的变化,必须进行两次检尺,计算液面的变化,操作较复杂,记录数据较多;3、对含硫化氢的井,在检尺口操作,将危害到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4、对油品较轻井检尺时,在尺子上可能很难读出液浸的刻度5、上下钢尺时,可能与罐口产生静电,有产生静电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简单、安全,又适用于各种油品的高架罐检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套管进油孔1、套管2、铜制浮球3、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刻度5、套管盖子6,套管2上设有套管进油孔1,铜制浮球3与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连接,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上标有刻度5,套管盖子6插在套管2上。
套管2的下部打有圆孔,即套管进油孔1,且圆孔的个数≥1。
铜制浮球3为中空。
铜制浮球3、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做成一体。
铜制浮球3的直径小于套管2的内径。
套管盖子6由铜皮圈61、套管排气口62、铆钉63、标尺出口64组成,套管盖子6上设有套管排气口62,铜皮圈61上设有标尺出口64,铜皮圈61装有铆钉63。
套管盖子6中心有标尺出口64,标尺出口64为圆孔,标尺出口64上包上铜皮圈61、标尺出口64周围分布套管排气口62,套管排气口62的个数≥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试采井高架罐检尺更加简单、安全。
2、适用于含硫化氢井和油品轻的试采井高架罐检尺,适用性更加广泛。
3、计算某一时间段罐中面的变化,更加简单。计算罐中的真实液位高低也更加简单。
4、可以从远处根据标尺露出的多少,不用上罐,就可提前知道是否满罐,避免罐口跑油事件的发生,相当于有满罐报警功能,如果标尺倒了,肯定跑油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盖子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括套管进油孔1、套管2、铜制浮球3、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刻度5、套管盖子6,套管2上设有套管进油孔1,铜制浮球3与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连接,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上标有刻度5,套管盖子6插在套管2上。套管2的下部打有圆孔,且圆孔的个数≥1。
如附图2所示,套管盖子6由铜皮圈61、套管排气口62、铆钉63、标尺出口64组成,套管盖子6上设有套管排气口62,铜皮圈61上设有标尺出口64,铜皮圈61装有铆钉63。
套管盖子6中心有标尺出口64,标尺出口64为圆孔,标尺出口64上包上铜皮圈61、标尺出口64周围分布套管排气口62,套管排气口62的个数≥1。
采用一个在下部打有多排油孔1的钢管作套管2,套管2高度最好高出罐口20cm左右(目的是便于读数),并在套管2上套上用铜板做的中心有圆孔,即标尺出口64,标尺出口64的中心孔包上铜皮圈61,标尺出口64中心孔周围再布有多个套管排气口62的盖子6,将一个带刻度5的中空的铜制浮球3,接在一根刻度倒排的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上,要求铜制浮球3接上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即标尺的高度与套管2高度一致。只要将套管2从罐口放入,并固定,或直接固定在罐中,然后将下接铜制浮球3的带刻度5的带刻度的空心铝合金管4中,再套上套管盖子6即可。标尺上的刻度至少要标记2米(根据油田一般所用高架罐为2.5米),铜制浮球3上的标记刻度5要高于液体浸过铜制浮球3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