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3400.0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3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翁玉武;施文彪;王俊杰;孙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40 | 分类号: | E21B43/40;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380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出砂冷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采油工程中稠油冷采集输工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稠油出砂冷采的集输沉砂罐。
背景技术
稠油油田进行出砂冷采过程中,采出液从井下携带大量油砂流到地面。据统计,稠油井进行出砂冷采,采出液的含砂量一般在9-22%之间,高含砂期可以达到40-50%。在原油集输系统中,带有大量油砂的采出液能造成油砂沉积,使得输油管道、管阀的堵塞、设备处理能力下降,机泵设备磨损,严重危害着油田的正常生产。目前,在油井现场大多数采用沉降罐,利用沉降原理,降低原油中的含砂量。中国专利公告号:CN2560415Y,提供了一种滤砂器,在罐体内固定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固定筛管,罐体底部连接有排砂口。采用滤砂器,可分离出原油中大于0.2毫米以上的油砂。但是,更细小的油砂不能被过滤。如果将滤砂器应用于稠油冷采,由于原油粘度高,油砂分离效果很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414189Y,提供了一种油田单井原油生产罐,是由烟囱、罐体、加热管、橇座、梯子、平台和燃烧室等构成,两端分别安装有烟囱、燃烧室的长筒型加热管置于罐体内,并且罐体安装在橇座上。可通过燃烧室填入燃料进行加热罐内原油,提高了加热系统的效率。该单井原油生产罐全部置于橇座上,便于使用后的转移。由于这种油田单井原油生产罐,当沉砂堆积高度埋没加热管,很难清除沉砂,同时影响加热管传热。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提高稠油温度,降低稠油粘度,有利于油砂沉降在集输罐内,达到高效率清除油井采出稠油内的油砂,适应稠油出砂冷采油田开发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由罐体、进油管线、外输管线及阀门组成,罐体由钢板焊接成,罐体的底部有底座,罐体的侧面有人孔,顶部有清砂人孔、呼吸口。其特征在于:罐体的顶部固定有加热棒固定架,加热棒固定架下端固定有电加热棒。罐体顶有加热棒进线孔,供电导线通过加热棒进线孔连接电加热棒。加热棒固定架的支撑杆为卡套式结构,满足电加热棒上下移动。
为了适应稠油冷采工艺的需要,利用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为井口提供热能,在罐体的侧面有回油管线。经过电加热棒加热提高了温度,并经过沉降清除油砂的原油能通过回油管线回注入井口,提高井口温度,起到激励作用,增加油井产量。
为了适应不间断采油,同时又能实施人工清砂的需要,在罐体的内部焊接有隔墙,使罐体内部分为两个室。每个室的罐体侧面有一个人孔,顶部有一个清砂人孔、呼吸口。每个室的罐体顶部固定有加热棒固定架、电加热棒。每个室的罐体顶有加热棒进线孔。
为了预防电加热棒埋入油砂中而烧坏,加热棒固定架采用带卡套式的支撑杆,每隔150mm设1个。电加热棒在罐体内可以上下移动。
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的安装和使用:将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架高3米,满足车辆装油和清砂的需要。拉油前罐内电加热棒将罐内原油加热至40-50℃左右。沉降约5小时,80%以上的油砂沉积在罐底。打开外输油管线阀门,原油以自流方式装车,并运至集中处理站进行处理。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内的原油外输干净,采用人工清砂的方式,清除罐内油砂。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分为两个室,可以满足不停产清砂需要。当需要采取提高井口温度措施,增加油井产量时,电加热棒加热提高罐内原油温度,通过回油管线将罐内原油能回注入井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利用电加热棒提高稠油温度,降低稠油粘度,有利于油砂沉降在集输罐内,达到高效率清除油砂,适应稠油出砂冷采油田开发的需要。罐体分为两个室,可以满足不停产清砂需要。保证安全生产,提高采油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的俯视图;
图2为稠油出砂冷采集输罐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1.罐体,2.人孔,3.加热棒进线孔,4.加热棒固定架,5.呼吸口,6.隔墙,7.清砂人孔,8.梯子,9.外输管线,10.回油管线,11.进油管线,12.电加热棒,13.快开手孔,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轮胎检修机
- 下一篇:高精度电脑研磨合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