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的履带自动张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03247.1 | 申请日: | 200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0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生;韩宝玲;徐嘉;潘登;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5/30 | 分类号: | B62D5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付雷杰 |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履带式 机动 平台 履带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轻型履带式机器人或微小型履带式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的履带自动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履带式机动平台中,不论其用途、类型和体积如何,如推土机、挖掘机、军用坦克、小型履带式车辆等,一般都必须设置履带张紧装置。履带张紧装置具有可在履带上实现、调节并保持适当张紧力的功能。履带式机动平台或履带式车辆多在全天候和全路况条件下使用,作业环境的恶劣性和作业任务的艰巨性,使得履带容易发生弹性伸长甚至一定的塑性伸长,由于履带是一个具有固定长度容差的部件,为了适应上述伸长,保持履带的驱动力,张紧装置应具有相应的履带张紧程度调节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或微小型履带式车辆的履带自动张紧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可靠、性能稳定,能够极为方便的调节履带的张紧程度,而且在履带弹性伸长范围内还具有一定的自动张紧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该张紧装置由预张紧组件和自适应张紧组件构成。预张紧组件包括直线运动球轴承,直线运动球轴承分别插入支撑轴座两端的圆孔中,并用弹簧挡圈固定,两个导向轴穿入两个直线运动球轴承的内座圈,直线运动球轴承在导向轴上应活动自如,在导向轴的两端各装上导向轴座,再用内六角螺钉把导向轴座固定在车体上从动轮安装位置处的后面,弹簧调节座的位置在支撑轴座左侧,也用内六角螺钉固定在车体上,顶紧座的位置在支撑轴座右侧,用内六角螺钉固定在车体上。自适应张紧装置包括两个弹簧,弹簧套入弹簧导轴中,再将弹簧导轴固定在弹簧导轴座上。该履带自动张紧装置的特征在于支撑轴座(上面连接着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从动轮)可以在导向轴上前后运动,而支撑轴座后面的弹簧又使这种前后运动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完成,最终保证了履带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适当的张紧力,使履带能够可靠地发挥驱动作用。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弹簧调节座和顶紧座的螺纹孔内分别装有螺栓,可以通过调节螺栓的旋入深度来确定履带的预张紧范围。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弹簧,通过弹簧的自适应变形可以保证履带有一定的张紧力自动调节范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盈、装置中所含零件较少,更加适合在轻型履带式机器人或微小型履带式车辆中使用,特别是此张紧装置应用了直线运动球轴承,既减轻了摩擦阻力,又保证了运动精度,能够更加方便地调节履带的张紧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整体布局示意图;
附图2为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车体,2-从动轮,3-履带,4-弹簧导轴座,5-导向轴座,6-直线运动球轴承,7-支撑轴座,8-导向轴,9-螺栓,10-顶紧座,11-支撑轴,12-弹簧,13-弹簧导轴,14-弹簧调节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的整体布局示意图,本发明的张紧装置就安装在车体1上,履带3的张紧程度是依靠该张紧装置改变从动轮2的前后位置来调节的。
图2所示为轻型履带式机动平台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直线运动球轴承6分别插入支撑轴座7两端的圆孔中,并用弹簧挡圈固定,两个导向轴8穿入两个直线运动球轴承6的内座圈,直线运动球轴承6在导向轴上应活动自如,在导向轴8的两端各装上导向轴座5,再用内六角螺钉把导向轴座5固定在车体1上从动轮2安装位置处的后面,弹簧调节座14的位置在支撑轴座7左侧,也用内六角螺钉固定在车体1上,顶紧座10的位置在支撑轴座7右侧,用内六角螺钉固定在车体1上,再在弹簧调节座14和顶紧座10的螺纹孔内旋入螺栓9,接着把弹簧导轴13装在弹簧导轴座4上,套上螺旋弹簧12,然后将弹簧导轴座4推入弹簧调节座14中,最后将支撑轴11装入支撑轴座7中。通过调节螺栓旋入弹簧调节座14和顶紧座10的深度来确定一个预张紧区间,使支撑轴座7在这个区间内运动,而加入弹簧12和弹簧导轴座4后可以使整个装置在此区间内具有一定的自适应张紧力调节功能,当有外力迫使履带伸缩时,支撑轴座就会压缩弹簧,从而改变从动轮的位置确保履带的张紧值;当外力消失后,弹簧将支撑轴座推回原来的位置,使履带恢复成原有的状态,这样履带的张紧程度将维持在合适范围内,保证轻型履带式机器人或微小型履带式车辆的正常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032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